关注和探究公务员的情绪管理问题(3)
2017-08-24 02:15
导读:解决公务员负面心理情绪问题,需要公务员个体、社会以及组织多管齐下,在当前条件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 (一)提高公务员自我心理调节
解决公务员负面心理情绪问题,需要公务员个体、社会以及组织多管齐下,在当前条件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
(一)提高公务员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公务员减压的关键还在于自我的心理调适。而且,导致负面情绪产生的重要因素就是个人对外在环境的信息判断和主观评价,因而公务员更应该为自己的心理健康负责,重视个人心理资本的管理及心理休闲,做自己的“心理医生”进行自我减压。要正确认识现实与自我关系,保持开放心态,加强意志、品质的锻炼,增强自我效能感、心理免疫力,掌握自我减压和心理调节的技巧和方法。特别是面对困难和逆境,要着眼未来,关注全局,以积极的情绪体验生活乐趣和化解矛盾冲突,及时调整好自己的意识和行为。并选择适当的时机求助心理专家调适。及时有效地求助心理专家,有助于及时摆脱某种负面情绪的“网结”,从而更好地认识自我、开发自我、激励自我。
(二)形成以人为本的政府管理风格。政府管理必须努力使工作安排的性质与个人能力的发挥相一致,把德才兼备的人用在适合和关键的位置上,实现人岗匹配,促进行政效能最优化。要建立公务员岗位职务说明制度,形成不同岗位和级别的公务员心理素质要求的指标体系。通过规范的心理素质考核,及时发现公务员队伍中已经(或潜藏: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人员,及时安排其休息或进行心理援助,防止因过度疲劳和压力所致的工作厌烦情绪;要重视公务员之间的情感交流,要善于引导下属公务员发泄情绪,使其心理压力获得缓冲,感受到人性化的组织领导方式,从而产生心理安全感。)
(三)重视公务员的情绪教育和人际交往训练。在公务员
培训中,各级党校、行政学校要开设《心理健康知识教育讲座》以及《管理心理学》等讲座,将心理科学运用到行政工作的全过程。有条件的机关可以设置公务员心理健康
辅导机构或心理健康辅导员,加强公务员
心理健康教育。为公务员提供心理支持;同时,要对公务员的情绪加以科学引导,教育公务员不仅要认识自己的情绪,还要能识别他人的情绪,帮助他们训练人际关系中的沟通技巧、参与技巧、激励技巧、表扬技巧和批评技巧,并通过
行政管理过程中公务员之间情绪的交流、传统和互动,创造一个精神愉快、关系和谐、宽松平等的工作氛围,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四)创造舒适的工作环境与健康的机关文化。环境会通过各种感觉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色彩、灯光、声音与工作环境的布置都会影响情绪。政府等公共部门应通过美化工作环境,改善劳动条件,增进公务员对工作热爱的情感,使他们身心愉快地从事工作。与此同时,适当健康的业余爱好能够起到
放松紧张情绪、融洽人际关系、增强单位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作用。因此,政府等公共部门应从本单位实际出发,要经常组织公务员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充电”活动以及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娱体育活动,令其生活更加充实,以积极的方式增强体质,避免心理上滋生失负面情绪或实时宣泄不良情绪。
(五)建立民主、公平、公正的制度环境。政府和组织在解决公务员群体面临的心理情绪问题上任重道远,其根本是要建立民主、公正、公平的制度环境,评价标准应以业绩、能力为准,责、权、利对等,以创造宽松的心理环境。首先,建立公平的激励机制。必须反对平均主义,克服“一刀切”的简单作法,必须对全体公务员一视同仁,不能允许有人借助权力因素,或私人感情搞特殊化。否则,将产生严重的负面效应,影响团结,导致公务员心理困境产生。其次,完善公开、公正、公平竞争的选人用人制度。公务员的选拔任用要全面实施公开、公正、公平竞争的选择制度。再次,营造公正公平的民主环境,不断推进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坚持实行公务公开,增强决策的透明度,使公务员拥有充分的参与权、建议权和监督权,最大限度地调动公务员参与管理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