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析1948年以来巴勒斯坦民族主义运动的阶段(2)

2013-06-30 01:00
导读:1964年,巴解组织(PLO)成立,纳赛尔指定候选人艾哈迈德·舒凯里(AhmadShukayri)当选巴解组织执委会主席,这是对阿主义者运动的沉重打击。他们始终从意识形

  1964年,巴解组织(PLO)成立,纳赛尔指定候选人艾哈迈德·舒凯里(AhmadShukayri)当选巴解组织执委会主席,这是对阿主义者运动的沉重打击。他们始终从意识形态和运动中动员阿拉伯世界在纳赛尔的领导下解放巴勒斯坦,可在纳赛尔看来,阿民族主义者运动势力弱小,只能在有限范围内被他利用,如与约旦哈西姆家族的敌对。同时,他们面临新的竞争对手——法塔赫。法塔赫敢于用积极主动的军事行动证明自己,而阿民族主义者运动认为解放巴勒斯坦只能由阿拉伯正规军来完成,越界打击是激怒以色列的危险举动,这会使他们处于困境。

  1967年“六·五”战争后,以纳赛尔为标志的阿拉伯民族主义时代结束。阿民族主义者运动走向失败:阿拉伯统一离现实更远了,以色列更加强大,反动的阿拉伯政府也未被推翻。乔治·哈巴什领导他的组织成立“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不再受泛阿拉伯政治、意识形态的束缚。1969年初,纳耶夫·哈瓦特迈赫和他的团体从中脱离,形成“巴勒斯坦人民阵线”。那时,法塔赫已成为巴民族独立运动的最强力量,人阵和民阵追随其以武装手段解放巴勒斯坦,成为它的“小兄弟”。

  阿民族主义运动,其失败的主要原因是:1.它是泛阿拉伯民族主义运动的一部分,不是直接将目标对准解放巴勒斯坦,而是被纳赛尔的空头诺言导入迷途。在纳赛尔的命令下,民族主义者从事煽动阿拉伯国家的各种政变,如20世纪50年代末在约旦的政变、1960至1962年的也门政变、1963年的叙利亚政变。2.运动由学生创立,难以摆脱由学生观点控制的个性,很难进行实际的政治斗争,而是迷恋于各种口号和宣传,被吸引到意识形态的暗斗中却没有轮廓鲜明的政治计划。3.运动缺乏广泛的基础。由于其不断增多的流派纷争,使其基于流派之上的社会基础收缩,因此基础缩水。尤其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起,处于阶段的阿民族主义者运动驱逐为其提供资金的中产阶级成员,虽然有来自埃及和苏联的财政支持,但数量少并且限制了它的意识形态和政治行动自由。

  二、法塔赫: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阶段

  对“阿拉伯解决”的失望必然导致巴勒斯坦人自发地组织起来。法塔赫的创建者和早期成员主要来自巴勒斯坦沿海地区,很多是在埃及控制的加沙地带难民区成长起来的青少年,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曾在开罗大学学习,都积极参与学生组织,如亚西尔·阿拉法特等人。后,这些青年活动者在科威特、沙特等海湾地区找到工作,主要在部门任职。渐渐的,他们感到在巴勒斯坦需要新的运动:以色列的强盛与巴勒斯坦难民地位日益恶化形成鲜明对比,而反以的阿拉伯民族斗争只是停留在口头上,仅有的巴勒斯坦民族主义者运动,只按纳赛尔的意志办事。1959年,法塔赫正式成立。

  创始阶段的法塔赫制定了两项原则:一是必须组织和武装自己,二是不得加入任何阿拉伯政党和运动。这充分反映了其巴勒斯坦地方民族主义思想及它试图唤醒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以武装斗争解放祖国的决心。它的出现和发展客观上是受第三世界的兴起、游击战及人民战争在国际上的热潮的影响,阿尔及利亚、古巴、越南和中国,都成为它追随的榜样。1965至1967年问,处于秘密状态的法塔赫以“暴风”突击队的名义开展武装斗争,但由于阿拉伯国家的防备使得法塔赫的武装斗争异常艰难,始终维持在小规模的袭扰水平。自1965年1月1日“打响第一枪”,至1967年“六·五”战争爆发的两年半时间里,“法塔赫”发动的袭击只造成以色列方面14人死亡,72人受伤。

  法塔赫的转折点是1968年3月的“卡拉迈大捷”,它使法塔赫誉满阿拉伯世界,1969年阿拉法特当选巴解执委会主席,法塔赫正式接管巴解组织。有学者对此变化评价时写道:“亚西尔·阿拉法特主席领导的法塔赫在1969年对巴解的接管,是巴勒斯坦运动上的分水岭,增强了各地巴勒斯坦人的信心。新巴解强调的是巴勒斯坦人的独立决策。”-5然而,法塔赫频繁的游击行动只能在与以色列交界的阿拉伯国家进行。1973年十月战争后,所有阿拉伯前线国家都不愿再次与以色列发生战争,不可能为支持巴解组织的武装斗争而损害自己的国家利益。同时,1967年以前的任何领土也未被解放,法塔赫,特别是其领导层,开始走向政治和外交的道路。毋庸讳言,斗争方式的改变,使巴解组织内部严重分裂,人阵、斗争阵线、阿拉伯解放阵线等组成“拒绝阵线”,要求继续进行武装斗争。法塔赫组织内部也发生分裂,反对派要求纠正阿拉法特的“错误路线”。随着巴解在约旦和黎巴嫩建立的两个“国中之国”地位的丧失,巴解组织完全失去了同以色列的战场接触,开展武装斗争的条件已不复存在,从此,以法塔赫为代表的巴解组织主流派将主要精力放在推动和实践政治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方面。

  1988年底,巴解组织的官方文件首次承认了以色列的合法存在,承认联合国181号分治决议及安理会242号和338号决议,提出拒绝武力、暴力和恐怖。巴解组织主流派坚定不渝地推动巴以和平进程的深入发展,于1993年最终达成《奥斯陆协议》,实现巴勒斯坦有限自治。然而,《奥斯陆协议》受到巴内部一些组织的反对,包括哈马斯等激进组织成立“民族民主伊斯兰阵线”且用暴力方式试图阻止协议的实施及和平进程的深入发展。“从1994年起直到2001年底,所有的自杀性炸弹爆炸事件毫无例外是由反对阿拉法特、反对奥斯陆和平进程的组织所为。在不止一次的情况下,由阿拉法特的安全部队对这些组织进行镇压,带来的问题是巴勒斯坦已处在内战的边缘。”-o

上一篇:浅论白璧德“人文主义”思想的三个核心概念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