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如小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昀丰富和发展(2)

2013-08-20 01:08
导读:在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那里,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要尽快地发展生产力这个思想是非常明确的。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写道:“无产阶

  在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那里,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要尽快地发展生产力这个思想是非常明确的。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写道:“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3]”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列宁指出:“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以后,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需要是增加产品数量,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C(J“哪“在建国初期,毛泽东也是注重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可惜这个思想未能长期的坚持。后来,他的注意力转移到阶级斗争方面,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了发展生产力,到了大革命更是走到了极端。邓小平的贡献不仅在于恢复了经典理论家关于重视发展生产力的思想,指出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而且在新的条件下发展了这个理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邓小平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纳入到本质体系中,并把生产力标准作为判断各方面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2O世纪8O年代以后,随着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历史课题认识的不断深化,邓小平恢复并坚持了生产力决定论的观点,开始将解放生产力纳入到社会主义本质范畴中去思考。他指出,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后来,邓小平进一步用生产力标准从宏观上、整体上来考察社会主义。他在一次谈话中说:“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5】l“~“1992年的南巡讲话,是邓小平把解放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来认识的最集中的论述。在这里,邓小平提到的“三个有利于”标准也是对生产力标准的具体阐发和扩展。

  第二,邓小平解决了“如何发展生产力”这一难题,找到了生产力自身发展的动力.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是人和自然的矛盾运动.科学技术及其发展对于这一矛盾的解决起着关键的作用,在生产力诸要素中,无不渗透着科学技术这一因素。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对马克思主义上述理论的深化、丰富和发展,这一新论断揭示了科学技术对当代生产力发展的巨大作用,更明确地指出了科学技术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生产力发展的外部机制是一个协调、合适的生产关系体系,为了保证这个良好的外部,必须进行改革。邓小平指出,改革是解放生产力,也是发展生产力邓小平不仅认识到改革的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还把建立社会主义体制确立为改革的首要目标,使改革真正有效地发挥杠杆作用.

  邓小平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历史是世界史的思想。

  第一,邓小平在深刻把握世界历史发展新趋势的基础上提出的对外开放思想,指出了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世界历史背景下实现现代化所依据的外在条件,把对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思想的认识发展到新水平.19世纪4O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十分清楚地阐明了他们的世界历史思想。他们指出,世界历史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生产力和世界交往普遍发展的结果。在前资本主义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条件、工具等方面的限制,各个之间的交往是非常稀少的,各个民族处于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从而形成了各有特色的民族发展图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交往范围的扩大,才最终突破了国家、民族的地域局限性,使民族历史开始逐步转变为世界历史。

  他们还指出:随着世界交往的扩大,“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弱史”Is]c蚰I)。如果说在资本主义早期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进程才初显端倪,那么在当今时代,世界各国之间相互联系和交往则更是突飞猛进地向前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地区、企业甚至个人的活动,以国际市场和信息技术进步为纽带,越来越连接成一个相互依赖、相互开放、相互合作、相互竞争的世界整体,世界历史进入了它发展的新阶段,即全球化阶段。在全球化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邓小平在深刻把握世界历史的这种新趋势的基础上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Cs)<s}7}’他更主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指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Cs)c}e}’即中国要快速发展和繁荣稳定,必须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对外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外在条件。

    第二,邓小平关午各民族国家经济发展必须积极融人世界市场的思想,指出了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世界历史背景下实现经济“台阶式”发展的核心机制,把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市场思想发展到新阶段。在世界历史条件下,世界市场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关系,造成了不断搜取刹余价值的无穷贪欲;而它的市场经济的交往形态,则赋予商品输出、资本输出的扩张力量。这样,资本必定会创造出世界市场,换句话说,创造世界市场的趋势已经包含在资本的概念之中.而世界市场的建立必然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进而推动世界历史的发展.因为通过融人和参与世界市场,人们摆脱了各种不同的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通过全球的全面生产为人们创造尽可能多的财富。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7。年代以后分析俄国有可能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直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指出俄国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俄国恰好又生存在现代的历史环垅中,处在文化较高的时代,和资本主义生产所统治的世界市场联系在一起。从而使它可以通过世界市场吸取资本主义一切肯定的东西而避免资本主义制度带来的波折和痛苦。这为东方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原则。

上一篇:浅谈毛泽东军事思想在解放战争中的丰富和发展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