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腐败监督难、难监督的社会成因(2)

2014-12-12 01:41
导读:二、监督难、难监督的产生与一些单位的“一把手”过于强大有关 这里所说的“一把手”有两种含义:一是指一个单位或部门中的真正“一把手”,如陈

    二、监督难、难监督的产生与一些单位的“一把手”过于强大有关
  这里所说的“一把手”有两种含义:一是指一个单位或部门中的真正“一把手”,如陈希同、胡建学之类的;二是虽然不是名义上的“一把手”,但是,却是很有权势的真正“实权派”,如王宝森之流的,虽非北京市的“一把手”,但是在其所管的部门中所具有的权力来说,也可以说是“一把手”。
  “一把手”出问题,自有他个人的原因。问题是:为什么我们社会的监督体系对这些“一把手”的监督竟是如此的不得力、如此的软弱、如此的无能?人们有权要问:我们的监督体系究竟怎么啦?!
  原因是极其复杂的。这里我只想说一点:那就是凡是出问题的地区(或单位)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这些地区(或单位)的“一把手”都是“非常强大”的,而且是强大到了无法无天的程度了。
  那么,这样的“一把手”究竟有哪些特点呢?
  这样的“一把手”在领导作风上往往都有一个“怪癖”:党政大权一把抓,大权独揽,小权也不分散,什么都是他一个人说了算,什么都要请示他,而所有的规章制度对于他来说,都是形同虚设,他的话就是圣旨,必须照办。更有意思的是:这个单位“离开”了这个“一把手”时,就变成一盘散沙,谁都不敢做主,单位的运转机制立即失灵。总之,当“一把手”变得这样“强大”时,一般人是不敢去监督的。
  这样的“一把手”,一定是将一些“要害部门”牢牢地抓在自己的手中的。什么纪律检查部,什么人事组织部,什么生产营销部等等部门领导人都一概由他来统管,由他来任命,由他来提拔,他人一概不能插足,听话的就可以得到升迁,不听话的就随便找一个“以党的工作需要”为理由将其赶出这些部门,而且这类“调动”频繁,经常是“杀鸡给猴看”,经过这样“纯而又纯”的“选拔”,这些“要害部门”就很快变成“清一色”的了,这些部门也就会绝对地与“一把手”“保持一致”。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这样的“一把手”往往是“根深叶茂”的。他们精于构筑“关系网”,他们非常清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钱的作用,因而经常慷慨地利用自己手中掌握的“权力资源”去打通上边的“头头脑脑”(经常是买通),因而有很硬的后台,消息灵通极了,上头一有什么精神就马上紧跟,往往要比他人抢先一步;一旦有什么“风声紧”的预兆,就会暂时“收敛”一下,“收敛”的目的不是改邪归正,而是为了以后的东山再起;因为坏事都是自己亲自所干,所以他们非常清楚漏洞在何处,所以往往在事发东窗之前会采取“补救措施”,将它搞得“天衣无缝”。正因为这类的“一把手”有这样的“能耐”,一般人若是没有过硬的证据和比他有更硬的后台,一般是不敢也不会去监督的。
  这样的“一把手”的脑子实在是精明极了。他们深懂舆论的力量,深懂如何利用舆论工具给自己发迹创造条件。在这类人的头上,官帽越戴越多,头上耀眼的光环越来越眼花缭乱,他也就越来越不可一世……人到了这样的程度,再想去监督他,也就更难了。
  总之,当一个单位的“一把手”“强大”到了真的是“领导一切”——即将“党的一元化领导”变为将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集自己一身时,就真的像如今流传的一种说法那样:“一把手是绝对真理,二把手是相对真理,三把手没有真理”,发展到那样的程度,那么,无论是党内系统的监督(如本单位的纪监系统),或是党外系统的监督(如民主党派监督、社会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等),一般都是不敢去监督的了。
    三、监督难、难监督的产生与官德的滑坡密切相关
  对腐败的监督主要靠谁?有的人说:主要是靠群众,靠群众监督干部,因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说,这是谁都明白的官话、套话,主要应该靠干部,靠权力者对权力者的监督,领导对领导的监督。为何?道理很简单:腐败是权力者的腐败,是权力者之间的腐败,是权力圈内的腐败,所以对腐败的“最最知情者”应该不是群众,而是同级的领导或下级的干部。我想,只要广大的领导或干部都能起来监督、敢于监督,腐败肯定不至于蔓延、泛滥成风。
上一篇:试析美国国会的监督功能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