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代表”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2)
2015-05-09 01:22
导读:时代的变化,新的考验和挑战,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内涵、特别是加强党的建设的政治意义,空前地凸现出来。中国共产党人有责任深入研究
时代的变化,新的考验和挑战,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内涵、特别是加强党的建设的政治意义,空前地凸现出来。中国共产党人有责任深入研究错综复杂的历史现象,总结经验教训,以利加强自身建设,从而始终坚持做到:在世界大转折中走在时代前列,在中国社会全面发展中走在前列,在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中走在前列;在思想、政治、组织和作风上,进一步保持和发扬自身的先进性和战斗力。从这个意义上说,“三个代表”科学地回答了时代变化条件下“我们应该建设成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时代课题,为党在世界格局嬗变中保持和发扬自身先进性和战斗力,指明了方向。
“三个代表”是党始终保持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的根本保证。20多年来,我们党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依据所处时代条件和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化的客观需要,不断采取有力措施,标本兼治,大力解决党的建设中存在的与“两个文明”建设发展、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不相适应的一系列问题,使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大大提高,使国家驾驭风云变幻的世界局势、稳妥处置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大大增强。
事实证明,“三个代表”的提出,是江泽民同志从大趋势、世界大格局出发,深刻思考新时期党的建设面临的各种风险和挑战得出的必然结论。只要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始终牢记“三个代表”,努力践行“三个代表”,我们党就能在世界格局演变的激流中,经受住各种风险,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三个代表”深刻揭示了我们党在复杂局面中统揽全局的内在要求
改革开放,主义市场,使我国各项事业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任何带有根本性、持续性的社会变迁,总是伴随着主流与支流的相互激荡,伴随着正面与负面、先进与落后的斗争,受到来自内部和外部各种因素的和牵制,呈现出空前多样、复杂的局面。一是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原来潜在的各种深层矛盾凸显出来。二是在开放环境中,西方敌对势力的渗透力增大,各种腐朽、陈旧的东西借机滋生蔓延,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同我们争夺阵地、争夺群众,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三是党内发生的一些腐败现象,严重败坏着党的形象。这些,都对党在复杂局面中把握社会发展大势,统揽全局,完成跨世纪的历史使命,提出了新的要求。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在复杂的局面中统揽全局,要求我们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更好地处理全局与局部、主流与支流的关系,正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正确看待和处理改革开放中遇到的各种复杂。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要我们以“三个代表”统领党的各项建设,使党站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高度繁荣的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实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前列,以宽广的视野和宏大的气魄,把握社会历史发展主旋律,打好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动仗,推动建设有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健康地向前发展。
按照“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我们要认真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江泽民一系列重要论述和知识,不断提高素质和业务水平,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我国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全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善于开拓,敢于创新,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的实际国情、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有许多实践经验需要,许多重大现实问题需要解决,许多未曾认识的领域需要探索,没有现成的公式可以套用。只有把学习和创造结合起来,在系统掌握的世界观和论,广泛深入地了解和掌握现代经济、科技、等文化知识,不断扩展自己视野的同时,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总结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并作出新的理论概括,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矛盾和斗争中驾驭全局,赢得主动;才能更好地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