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中国和美国会“争霸”吗?(2)

2015-05-15 01:30
导读:第四,当代中国外交同冷战时期苏联的对外政策有着天壤之别。苏联以“埋葬世界资本主义”为己任,将同西方国家和平共处当作推翻资本主义世界秩序的

第四,当代中国外交同冷战时期苏联的对外政策有着天壤之别。苏联以“埋葬世界资本主义”为己任,将同西方国家和平共处当作推翻资本主义世界秩序的一个阶段,一种手段,而不是将和平共处视为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关系的准则,以及国内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国际条件。即使在美苏缓和时期,苏联也把缓和战略当作同美国继续进行斗争和对抗的一种方式,而不是要达到和平共处的目的。


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营造一个有利于自身的国际环境,维护领土主权,促进国家统一。为此,中国力促国际形势的缓和,珍惜和平与发展的战略机遇,不需要在国际上挑头去反对任何一个大国。对于美国的单边主义行为,特别是损害中国国家利益的政策和做法,中国进行了抵制和斗争。但是,同苏联不同的是,中国没有搞以意识形态划线的外交,没有搞集团,没有搞势力范围,没有搞排他性的贸易同盟,没有搞针对特定国家的安全合作组织,更没有搞军事同盟。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中国同邻国的关系有了大幅度的改善。无意同任何国家结成针对美国的同盟。

第五,中国十分注意同美国和其他大国的战略对话、沟通和相互理解。美苏关于对方战略意图的误判,是冷战僵局形成和发展的原因之一。90年代初期,中国领导人就向美国领导人提出了“增加信任、减少麻烦、发展合作、不搞对抗”的处理中美关系的原则。尽管冷战结束以来中美关系出现了若干次危机和许多麻烦,在关键时刻中国政府都能对战略大局做出正确地估量,并同美国官方和民间保持密切接触,避免了危机失控的局面。

简言之,大国争霸特别是苏美争霸的,给中国坚持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提供了一些教训,使中国人对自己的前进方向更为清醒,更为自觉。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在美国方面,自从冷战结束,华盛顿就没有明确地将任何一个大国界定对自己的主要安全威胁。9·11事件后,美国已经找到了自己最危险的敌人——“激进主义和技术的结合”,而所谓“激进主义”,主要产生于“大中东”地区。去年3月伊拉克战争以来的形势表明,美国大概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自己的战略焦点集中在“大中东”,而很难把崛起的中国当成“第二个苏联”来加以遏制。即使美国有人想遏制中国,他们也没有能力去成功地在国际上组织一个反华包围圈。

因此,在今天和今后的一段时间内,中美两国都没有相互对抗的愿望。但是,在中国继续崛起的未来二十年里,要避免中美的战略对抗,还需要更多的条件,做出更大的努力:

——应当推动包括中美两国在内的亚太多边安全机制的建立。近年来,中国官员多次表示中国欢迎美国在亚太地区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两国在朝核、防扩散机制、反恐等问题上正在加强协调。但是,对于美国在本地区的军事联盟,对于美国构筑导弹防御体系,中国不可能没有疑虑和防备。同时,中国的崛起当然也包括国防力量的加强,而美国对中国军事力量的增长也十分关注。在推动中美双边军事交流的同时,应当多边亚太安全机制问题,以逐渐建立战略互信。

——应当推动开放型的东亚地区组织的建立。近年来,各种形式的地区经济合作得到加强,中国同周边国家的经贸关系发展迅速。人们提出了很多关于成立东亚地区经济组织的建议。同时,美国同本地区的经济关系,仍有难以替代的重要性。因此,东亚地区经济组织应当是开放型而非排他型的,美国应当乐见其成。

——应当进一步加强中美双方在政治和安全领域的战略对话,以增进相互了解。尽管双边关系在过去一两年里有了明显改善,但也不能不承认,两国在对方中的政治形象,主要是负面的。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在两国关系中出现突发事件,两个社会中隐藏着的“敌国形象”可能重新浮出水面,酿成重大的政治危机或安全危机。在双边战略对话中,如何预防危机、管理危机,应当成为一个重要议题。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最后但也是最重要的,是中美两国必须加深在问题上的共识,即一个中国原则和反对台湾“独立”。两国在台湾问题上应当展开坦诚、深入的对话,防止某些势力将中美拖进双方都不愿陷入的对抗泥淖。
上一篇: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几个问题的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