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术条件下提高作战决策质量的几点思考(2)
2015-07-05 01:00
导读:战区级自动化指挥系统,是联合作战决策的支援系统,必须加大投资强度,尽快形成决策能力。计算机辅助决策,是指挥自动化系统的核心,应给予足够的
战区级自动化指挥系统,是联合作战决策的支援系统,必须加大投资强度,尽快形成决策能力。计算机辅助决策,是指挥自动化系统的核心,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我军指挥自动化系统经十几年建设,取得的成效是有目共睹的,但是计算机辅助决策问题解决得还不够好,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建设与指挥需求结合得不很紧,没有突出辅助决策这个核心。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作战指挥出题目,自动化系统建设做文章,但现在在一些单位往往是两层皮,结果把指挥自动化搞成了通信自动化、办公自动化。这“两化”虽然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但并不能提高指挥质量。它可以很快地把一个正确的命令通过系统传达下去,当然也可以把一个有错误的命令十分快捷地传达下去。要提高指挥质量,就必须向计算机辅助决策的方向努力,这是指挥自动化建设的高级阶段。
辅助决策的形式主要有三种,即预案检索方式、作战模拟方式和专家系统方式。第一种方式是计算机辅助决策初级形态。预案检索,就是预先拟定若干作战方案,储存到计算机里,战时根据战场上出现的情况,迅速查阅并选出一个最适合当时情况的方案,略加修改,作为作战决策方案。这种方式实质是把战时工作放在平时来做。在三种辅助决策形式中,这种方法最具有现实性,是走向高级阶段的可行通道。
作战模拟方式,实际是为决策者提供一个作战实验室。在这个实验室里,可以模拟作战环境,对预选方案进行实验和检验,发现和弥补其缺陷。计算机作战模拟为指挥员进行科学决策提供了一种高效率的实验手段。
专家系统方式实际是人工智能方式。它最大的长处是可以根据输入的情况,迅速生成决策方案。在利用专家系统辅助决策时,只需把战场态势和有关情报输入到专家管理系统中,专家管理系统就可以通过调用知识库中的知识和数据库中的数据,运用逻辑库中的规则,对各种信息进行判断、推理、分析,临时生成决策备选方案。作战模拟通常作为专家系统的组成部分,在专家系统生成备选方案以后,对其进行模拟、实验、评估,为指挥员修改和选择作战方案提供依据。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