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灵魂((2)
2015-07-19 01:10
导读:(二)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理想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奋力前进的向导。现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中国
(二)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理想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奋力前进的向导。现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就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三)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既要继承优良传统,从祖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中汲取营养,又要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体现时代和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既要以开放的心态面向世界,虚心学习世界其他民族的长处,又要自觉维护国家、民族的利益和尊严,决不妄自菲薄。
(四)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革命道德同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道德要求紧密结合起来,提炼和概括出八个方面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为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确定价值取向、做出道德判断提供了基本准则。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并将继续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有机统一,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这个价值体系应该是相对稳定的,要长期起作用,但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必定要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更重要的是,这个价值体系需要在全社会宣传推广,为广大社会成员所感知、所认同、所接受、所掌握,真正成为社会精神生活的“主旋律”,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生命线”。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李敏
中共三代领导人
党风廉政建设思想研究
我国政府失灵及其纠正与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