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代表”的人格向度(2)
2015-08-04 01:09
导读:关于共产党人人格之于共产党性质和宗旨的实践主体地位,早在中国共产党创建之初,就受到共产党领袖们的高度重视。毛泽东于抗日战争时期在《纪念白
关于共产党人人格之于共产党性质和宗旨的实践主体地位,早在中国共产党创建之初,就受到共产党领袖们的高度重视。毛泽东于抗日战争时期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就指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始终把共产党人的人格魅力视为共产党最强大的动力之一。高尚的人格,是党性最高形式的体现,它能最大限度地展现出共产党人的价值。没有共产党人人格的养成、发展和尊重,就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壮大,也就难以巩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中国共产党人人格养成的内在根据在于:其一,由工人阶级先锋队构成的中国共产党组织具有人格化特征;其二,共产党员具有长期共同的
政治生活、社会实践和行为方式;其三,共产党员具有共同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基础。其外在根据,则在于中国共产党所处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社会环境的决定、制约和影响。中国共产党人人格作为中国共产党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除了受上述内外部环境条件的制约外,还受到它与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及其交互作用的影响。因此,中国共产党人人格的层次与水平,实际上是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辩证关系的表现。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