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同时,英国的商品经济在农村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15 世纪晚期,英国土地市场的形成,土地买卖的出现,标志着商品经济在农村的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在随后的殖民扩张中,英国加快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为商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本,也促使了其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
在商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人们为了维护市场交易的安全,开始日益注重法制的调节作用,法治的理念也不断深入人心。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达市民社会的形成是英国民主政治产生的法治基础与社会基础。
3. 解决农民问题
中世纪,土地在法律上都属于英国国王所有,国王把土地赐予他的臣属,在全国形成大小不同的封建领主,各领主再分给更小的领主,处于最下层的领主再出租给农民耕种。早在12 世纪,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圈地运动就已经出现,但是规模很有限。随着海外贸易的发展,从15 世纪30 年代开始,圈地运动越来越频繁。1455~1607 年,共圈占土地约516 673 英亩,其面积约为总面积的2. 76 %。1593 年,英国政府废止了禁止圈地的法令,圈地规模进一步扩大。圈地运动历经16~17 世纪,一直延续到18 世纪,甚至个别地方延续到19 世纪初。1776~1815 年间,英国圈占了数以百万英亩计的土地,圈地价格从最初的最多不过每英亩1 英镑,最后提高到所有地方都达到5~25 英镑。
通过圈地运动,近代英国改变了原有土地所有制度,在农村产生了大批的农场与牧场,这不仅促成了英国农村新兴贵族的形成,而且有利于人员、资本、商品在英国境内的流通,进而促进了资本主义在近代英国的发展。圈地运动同时把大批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为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阶级基础。
4. 宗教因素的影响
英国人崇尚宗教,他们认为,宗教是在一切事物中显著地体恤和保护全人类的无所不在的仁慈的主所赐予我们的最有价值的恩典;正义和仁慈是宗教的本质,没有宗教不可能使人清除自己对私欲的种种迷恋。
16 世纪30 年代,欧洲新教运动兴起,罗马教皇及天主教势力衰落。英王亨利八世出于维护自己政治、经济和宗教统治的目的,与罗马教皇决裂。16 世纪60 年代,卡尔文教传入英国。卡尔文教宣扬,从事工商业活动是上帝赋予其选民的神圣使命,只有那些发财致富的人才能成为上帝的选民,才能得救。卡尔文教在英国被称为“清教”。清教教义不仅符合资产阶级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信仰清教的不仅有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还有手工业者、农民和平民。因此,它能起到动员和组织革命力量的作用。
17 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政治斗争以宗教派别之争的形式出现在历史舞台上,而且贯穿始终。从革命前的反封建启蒙运动,到革命的直接导火线,对革命进程的影响,直到“光荣革命”也离不开宗教的因素。清教运动为英国现代民主制度的确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5. 暴力革命
从1640 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直至1688 年“光荣革命”的最终胜利,英国经历了资产阶级(以克伦威尔为代表) 与封建旧贵族(以复辟斯图亚特王朝查理二世为代表) 的殊死较量,最后,在双方的妥协下,才建立起既有封建性又具有较强的民主性的君主立宪制度。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是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政治前提。1688 年的“光荣革命”,用和平的手段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起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联合专政。革命后由詹姆士二世的女儿和女婿,即玛丽和威廉承袭英国王位,共同统治英国。但是,他们是根据议会的条件登上王位的,并许诺要服从议会的法律。新的国王是由议会缔造的,没有议会,新国王不会登上王位。这样,议会和国王的关系就完全反转了,不再是议会屈从于国王,而是国王从属于议会。
无论是流血的斗争,还是不流血的“革命”,英国民主制度的确立,自始自终都贯穿着各种力量的反复较量,离不开“暴力”二字。暴力革命是英国现代民主制度得以确立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