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支持人力资源信息指标生成机制的现代企业会计(2)

2013-05-12 18:07
导读:3.价值投入的核算:在人力资源产权主体投入企业人力资源时,应根据人力资源评估机构确认的原始投入成本借记“人力资产”账户,贷记“人力资本”账
3.价值投入的核算:在人力资源产权主体投入企业人力资源时,应根据人力资源评估机构确认的原始投入成本借记“人力资产”账户,贷记“人力资本”账户,并根据双方共同确定的固定补偿价值借记“人力资源成本(取得成本)”账户,贷记“人力负债(应付人力资源补偿价值)”账户;在资本公积转增资本金时,应根据人力资本划拨的份额借记“资本公积”账户,贷记“人力资本”账户;在盈余公积转增资本金时,应根据人力资本划拨的份额借记“人力资本盈余公积”账户,贷记“人力资本”账户;在人力资产效用期终止时,应根据人力资产账面值借记“人力资本”账户,贷记“人力资产”账户。
4.价值产出的核算:在企业年度生产经营时,对于补偿价值应根据当期计提的企业员工工资及福利费的数额和企业人力资本所有者固定补偿价值的金额之合计作为人力资源的补偿价值借记有关“生产成本”或“期间费用”账户,贷记“应付工资”、“应付福利”等账户,并根据当期对企业全体劳动者的工资支付或福利费开支借记“应付工资”或“应付福利”账户,贷记相应物力资产的有关账户;在企业年终分配利润时,对于剩余价值首先根据息税前利润确认人力资源的剩余价值,然后在扣除债权资本利息和国家税金后,按全体所有者资本(包括物力资本和人力资本)分配企业利润,其中人力资本分配的份额应借记“利润分配”账户,贷记“人力资本盈余公积”账户和“人力资本应付利润”账户。
上述有关企业人力资源信息指标生成的会计记录形式,可以全面地描述成如下的账户对应关系:
三、完成人力资源会计体例建模测试的报表指标体系
上述基于企业全面资源观所生成人力资源信息指标的会计体例,使传统会计与人力资源会计两套指标体系通过账户间的账务结转手续建立起数据的通道,在信息的披露环节,经过报表内的项目钩稽关系实现了信息的汇总,充分地揭示人力资源会计体例建模测试的演算过程。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由于传统会计否认人力资本的作用与地位,无视人力资产的存在与现实,其会计报告既不反映人力资产的价值,也不确认人力资本的存量,从而低估了企业资产总值,也忽视了劳动者在企业享有的经济权益;不仅没有把为取得、开发人力资源而发生的支出进行资产化处理却与人力资源的使用费用一起计入当期损益,而且没把企业对人力资源替代损益作为处置资产的营业外损益确认并直接列入营业外损益,从而极大地背离了收入与费用配比的会计原则,严重地歪曲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同时,过去那种人力资源、人力资产、人力资源成本的概念范畴界定不清,而且人力负债、人力资源所有者权益及其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盈余公积、人力资本应付利润的构成层次划分不明的作法也是不正确的。因此,全面资源观下的信息披露,就有必要对传统会计报告进行适当调整,区别人力资源替代损益和营业损益,分别人力资源成本、人力资产、人力负债、人力资本所有者权益及其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盈余公积、人力资本应付利润予以揭示和披露。
资产负债表上,有关人力资源的财务信息则需要在长期资产项目之间增设“人力资源成本”项目和“人力资产”项目,用以反映企业的人力资源及其分布状况;相应地在负债项目之内增设“人力负债”项目,用以反映企业的人力负债及其偿付情况;在所有者权益项目之内,增设“人力资本”项目、“人力资本盈余公积”项目以及“人力资本应付利润”项目,用以反映所有者的人力资本及其权益分成。此时,会计平衡公式就由原来的“企业资产 = 企业负债 + 所有者权益”变为“企业物力资产 + 企业人力资产 = 企业物力负债 + 企业人力负债 + 物力资本所有者权益 + 人力资本所有者权益”。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利润表包括损益表和利润分配表,在损益表上,有关人力资源的替代信息则需要在经营损益项目下增设与营业损益、营业外损益、投资损益保持平行的“人力资源损益”项目,用以独立反映与企业惯常营业外活动产生的营业损益所不同的人力资源替代活动产生的损益。此时,会计利润公式就由原来的“经营利润= 营业损益 + 营业外损益+ 投资损益”变为“经营利润 = 营业损益 + 营业外损益 + 投资损益+ 人力资源替代损益”;至于在利润分配表上有关人力资源的利润分配信息,则需要增设“应付人力资本所有者盈余公积”和“应付人力资本所有者利润”项目,用以独立反映所有者的人力资本的利润分配。
现金流量表上,有关人力资源的现金流量信息则需要把为人力资源取得及替代过程中所产生的现金流出和现金流入与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出和现金流入要分别列项,把为人力资源开发及替代过程中所产生的现金流出和现金流入与投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出和现金流入也要分别列项,把人力资源产权交易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出和现金流入与筹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出和现金流入还要分别列项。此外,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现代企业会计对人力资源的报告还应当包括一些附加的说明,如人力资源投资报告、人力资源权益报告及人力资源成本报告、人力资源价值报告等,以提供一些不能或不便于用货币度量的有用信息。
综上所述,为支持人力资源信息指标生成机制的现代企业会计体例所进行的探索,就是朝着树立传统会计和人力资源会计两个观念层次上的一个会计信息平台的方向上努力,才能让企业人力资源的信息成为全部资源信息的有机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 吴泷. 2005. 人力资源会计研究与应用之再思考[J]。 北京: 会计研究, 10。 (科教范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2. 吴泷. 2004. 人力资源权益的职能结构及配置模式[J]。 武汉: 财会月刊, 11。
3. 吴泷. 2004. 论人力资本理念下的现代企业会计理论模块与观念构架[J]。武汉: 财会通讯, 1。
4. 吴泷. 2004. 人力资源信息的指标内生机制[J]。 兰州: 财会研究, 4。
5. 魏朝志. 2003. 人力资源会计体系及其改良[J]。 北京: 经济体制改革, 2。
6. 张文贤. 2002. 人力资源会计[M]。 大连: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9月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新旧《企业会计准则——存货》的比较与分析(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