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关于加强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若干思考(1)(2)

2013-06-23 01:03
导读:2、会计信息披露不完整。大多数公司对投资者特别关心的经营业绩回顾和分析,净利润组成和变化原因,以及第二年预算,大都忽略或草草敷衍几句,特
  2、会计信息披露不完整。大多数公司对投资者特别关心的经营业绩回顾和分析,净利润组成和变化原因,以及第二年预算,大都忽略或草草敷衍几句,特别是在解释亏损原因时,多数公司只有寥寥数语,或是用行业不景气、新会计制度影响等客观因素搪塞,而对公司自身管理、营销等问题却轻描淡写,一笔带过。根据《中国证券报》2002年4月13日的资料,某家公司净利润7000多万,从报表上看投资收益达到了1.2亿。但投资者从报表上无法判断出是什么投资给该公司带来如此多的收益。但另一方面,无论是准则还是指南都缺乏具体的细节,在监管规范上出现漏洞,致使一些上市公司在具体操作中无所适从,或干脆据以逃避披露监管。
  3、会计信息披露不及时。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滞后、虚假和遗漏司空见惯,信息公开性并未完全得以实现。如定期报告不及时,每年2月28日预亏公告截止日过去后,仍有少数公司还在陆陆续续地发布预亏预警公告。又如重大事项不及时披露,某公司为他人提供2.29亿元担保,占净资产的108%,却不及时履行披露义务。另外,补充公告多也从侧面反映了当前会计信息披露的不及时,统计数据表明,截止2002年4月4日,深沪两市共有119家上市公司刊登了年报补充或更正公告,这些补充公告主要是针对重大事项或收益确认、关联交易等敏感问题,以及投资者质询较多的内容作出解释说明。
  4、盈利预告内容随意更改。盈利预测不准的问题由来已久。据统计,1997年至1999年新发行的公司,大多数不能完成招股说明书上所作的盈利预测,有的甚至在当年就出现亏损;在2000年实行融资的公司中,有123家曾对当年的盈利进行过预测,但只有61家完成了其所作的预测。甚至有公司在预计基本可以实现扭亏为盈后,结果却发布预亏公告。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四、关于加强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思路
  加强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不是单方面的努力或改进就可以完成,既需要从公司内部完善治理结构、强化内部控制,还要从外部完善会计准则,改进监管办法加大打假力度,规范中介机构等方面着手。
  1、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强化内部会计控制方面,一是通过优化股权结构、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鼓励股东积极参加股东大会、提高董事会的独立性、增加董事会中独立董事的比重、强化监事会的监督职能等,从环境和制度上,对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施加压力,增加企业提供不实、不足和不及时会计信息的难度。二是借鉴美国做法,建立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197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反国外贿赂法》(FCPA),强制规定公司内部控制必须达到美国审计准则委员会提出的内部控制目标,否则重罚;1992年的内部控制综合框架公告又对内部控制作了新的扩展。
  2、在完善会计准则,改进监管办法方面,一是完善相关准则和规范,对披露会计信息的内容、数量、方式和质量进行详细的、可操作性的规定,使会计信息在总量提高的同时,更注重对决策有用信息的披露,提高披露的会计信息的利用率,二是加强监管,包括对会计信息的提供者的监管和对会计信息披露提供鉴证服务的中介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监管,加强法律责任,加大查处力度,保障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有效实施。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浅析会计诚信缺失原因及解决对策(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