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新时期会计信息失真成因及对策(1)(2)

2013-06-24 01:10
导读:(2)会计制度弹性区间大为制造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可能。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运作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现有会计制度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出现
  (2)会计制度弹性区间大为制造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可能。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运作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现有会计制度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出现许多漏洞。为了获得更大利润,许多公司便利用这些空隙。例如一个企业的成本结转,今年采用加权平均法,明年采用其他方法,甚至在一年以内采用两种以上的成本结转方法(只在财务报告中加以说明),这与《企业会计准则》第12条所规定的“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的原则是相违背的。另外,财务制度规定企业可以根据各自的情况,计提坏账准备金、商品削价准备金,预提费用、摆列待摊费用、递延资产、待处理财产损溢,在商品、产品成本结转中既可采用加权平均法,也可采用后进先出法、毛利率法等确定其成本;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既可一次摊入,也可分期摊销,但其提取比例、提与不提、采用什么样的成本结转方法、摊多摊少等,均比原制度有更大的灵活性,并完全取决于企业领导和财会人员的意志。按权责发生制原则所设置的这些会计科目,成了企业调节盈亏的“蓄水池”。
  
  三、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新举措
  
  1、重视诚信,采用信用制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会计诚信建设是对单位负责人、会计人员、注册会计师进行的整体诚信建设的系统工程,它不仅着眼于会计人员个体诚信品质的提高,而且也立足于会计行业整体诚信品质的提高,是防治会计信息失真的首要措施。如果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平低下,那么再高的会计操作技能只能导致更高水平的会计造假。同时,遵守会计职业道德也客观要求会计人员熟悉和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学习提高会计职业技能。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提高会计职业技能和专业胜任能力,才能使自己把握住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的第一道防线。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2、完善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
  会计相关的法律规范是处在源头位置的规范准则,起到了外在刚性和弹性约束的作用,将会计行为限定在一定标准框架内进行,不允许有所偏差,因而有助于实现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目标。首先,要从源头上消除可能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不确定性条款。其次,要加大执法力度,将非法会计失真的单位和人员上交有关部门严厉处理。另外,在合法的范围内加重惩罚力度并侧重对相关责任人的处罚,也不失为减少财务作假犯罪的有效方法,通过加大惩罚力度来强化对会计信息的监管,使会计信息的生成、披露与监管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加强并完善企业内部控制
  (1)明晰企业产权制度,建立并完善股东监督机制。产权明晰的界定是市场主体根据会计行为规范开展优化内部控制管理、保障会计信息真实的先决条件和基础。产权的明晰可以充分发挥会计规范的激励约束、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功能,为整个社会的财产规则、利益规则以及企业内部约束机制、激励员工创造最基本的条件,有利于充分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更为股东监督机制提供了前提。
  (2)建立并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单位内部通过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批准控制、会计系统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全控制、风险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等,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财产安全完整,同时还要完善业绩评价机制。目前,大多数企业股东对财务人员,甚至主要经营者的业绩评价多是财务指标,这必然会助长其道德风险,成为会计信息失真的摇篮。拥有合理的业绩评价机制可以使不同的人才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自己最大的力量,为会计信息真实提供有力的保障。
  (3)加大会计监管力度。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到现在,出现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是正常而且不可避免的,会计主体由于各种不同的原因,都难免出现会计信息失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从外部去对其进行监督是把握会计信息真实的最后一关,也是较为容易实现的一关。这就要求社会公众要加大审计力度,大力发展注册会计师事业,真正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同时,政府财政部门、国家审计机关、税务、银行、证券、保险等部门要加大对会计虚假信息监管力度,通过上下整体联动、齐抓共管使各个单位和部门所披露的会计信息真实可靠,为净化会计市场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4、加大对恶意制造虚假会计信息者的打击力度
  做到“有必知、知必罚、罚必重”。一是加大行政监管力度,充分发挥财政、审计、税务、工商等部门的监管职能,使监督规范化、制度化,避免盲目性;二是加强对公司内部机制的管理,试行会计委派制,从重查处违纪违法行为。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论会计职业道德规范(1)网 下一篇:浅谈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