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天然气开采会计准则的探讨(1)(2)
2013-06-30 01:00
导读:(三)新准则设置了“矿区权益”和“矿区权益减值准备”科目,相应取消“地质成果”科目 1、矿区权益科目核算企业取得的在特定区域内勘探、开发和
(三)新准则设置了“矿区权益”和“矿区权益减值准备”科目,相应取消“地质成果”科目
1、矿区权益科目核算企业取得的在特定区域内勘探、开发和生产油气的权利。
(1)本科目核算企业取得的在特定区域内勘探、开发和生产油气的权利。
(2)矿区权益分为探明矿区权益和未探明矿区权益。探明矿区是指已发现探明经济可采储量的矿区,未探明矿区是指未发现探明经济可采储量的矿区。
(3)为取得矿区权益而发生的支出应当在发生时予以资本化,作为矿区权益的取得成本。
(4)申请取得矿区权益的,矿区权益支出包括探矿权价款、采矿权价款、土地使用权支出、中介费以及与申请取得矿区权益有关的其他支出。
2、矿区权益减值准备科目核算企业提取的各区块矿区权益的减值准备。
(1)本科目核算企业提取的各区块矿区权益的减值准备。
(2)企业对于探明矿区权益的减值,应当分别不同情况确认减值损失。
①探明矿区权益的减值,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进行处理。
②对于未探明矿区权益,应当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减值测试。单个矿区取得成本较大的,应当以单个矿区为基础进行减值测试,并确定未探明矿区权益减值金额。单个矿区取得成本较小的,且与其他矿区具有相同或类似地质构造特征或地层条件的,可以按照具有相同或类似地质构造特征或地层条件的矿区组进行减值测试。
计算未探明矿区权益减值时,将其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减值损失。
三、新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的主要差异
国际会计准则还没有专门的石油天然气准则,比较对象主要是国际惯例和实务做法。需要说明以下几点:
(一)油气勘探支出的会计处理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对油气勘探支出的会计处理,国际上有成果法和完全成本法两种。在成果法下,只有发现探明经济可采储量的勘探支出才能予以资本化,其他勘探支出要作为当期费用处理。在完全成本法下,全部勘探支出都应当予以资本化。
目前国际上大石油公司主要采用成果法,中小石油公司一般采用完全成本法。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不同规模企业的经济实力大小不一,对盈利水平的要求也不同。
考虑到国外主要石油公司和我国三大石油公司大都采用成果法,本准则规定,发现油气探明经济可采储量的矿区权益取得支出和探井支出予以资本化,其他的取得成本和勘探支出予以费用化。
(二)井及相关设施折耗的计算方法
探明矿区权益和井及相关设施的成本,要通过计提折耗加以回收。井及相关设施折耗计算的方法主要有产量法和平均年限法两种。我国石油企业国内报表现行做法是既有产量法,也有平均年限法。国际惯例采用平均年限法,新准则允许石油公司在产量法和平均年限法中选用一种方法。
四、新准则的影响
(一)井及相关设施折耗采用单位产量法的影响
新准则允许在平均年限法和产量法中选用一种方法,如果企业选择产量法,与原来的平均年限法相比,将产生井及相关设施折耗差异,需要与税法规定的折旧方法相协调。
产量法的一个前提是生产的矿物产量在开发期间内不可能保持不变。在石油业中,开始几年年产量要高于随后几年的年产量。如果采用平均年限法,则开始几年单位产量的折旧比随后几年单位产量的折旧低。再考虑到生产后期单位生产成本上升的事实,意味着平均年限法可能歪曲企业的经营成果,即开始几年的利润比较大,而随后年份的利润较低。后期单位生产成本上升的部分原因是许多生产成本保持不变,需要支出更多的设备维修费用。产量法更能反映消耗资产的方式。因此运用产量法后,可以减少前期利润的水分,盈实后期利润,会对企业利润表产生影响。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二)提取弃置支出准备的影响
企业提取弃置支出准备,将同时增加资产和负债,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在正常生产年份提取弃置支出成本,会减少当期的利润,但是会减弃置年份的财务压力。这将为石油企业缓解环保压力、合理分摊支出提供了会计处理依据。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