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物资产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与独特性(1)(2)
2013-07-01 01:52
导读:2、如果原先以成本减去累计折旧以及有关损减金额加以计量的生物资产,其公允价值开始可以可靠地加以计量,企业应对该生物资产做出描述,并解释为什么
2、如果原先以成本减去累计折旧以及有关损减金额加以计量的生物资产,其公允价值开始可以可靠地加以计量,企业应对该生物资产做出描述,并解释为什么公允价值开始可以可靠地计量,还需说明计量基础变动所产生的影响。
二 我国生物资产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中的独特性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计量模式的不同是我国生物资产准则和IAS41不同的关键一点。广泛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是这次我国新会计准则制定中的一个特点,IAS41也采用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我国以前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历史成本计量已经无法满足农业会计计量的要求。例如,共同产品和共同成本会导致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很不清楚,使得成本在不同的生物转化成果之间的分摊既复杂又随意;如果生物资产还产生额外的生物资产(后代),而额外的生物资产也用于企业自己的农业活动,那么这种分摊会变得更加随意。
因此,在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接轨的趋势下,我国舍弃了以前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但也没有完全与IAS41相同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而是采取了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相接合的计量模式,这是由我国的具体情况决定的。
第一,我国农业企业总体是数量多,规模小,有许多是独立的注重现金和纳税家庭经营式的农业企业,通常不要求它们对外提供财务报告。而农业上市公司目前仅为30多家,加上兼营农业活动的上市公司,总数不足100家。面对这种现实,生物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支持规模不够大。
第二,我国农业市场体系不健全,
农业信息化程度较低,公允价值获取的第一层次交易市场不完善,大多数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企业获得市场信息的渠道不畅通,与市场的对接存在较大的问题。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第三,我国区域发展不均衡,各地的农业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存在明显差异。有的地区农业发达、市场健全、信息完备,具备了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客观条件;而有的地区农业生产则较为落后,某些生物资产可能不存在活跃市场。
第四,我国资本市场不完备,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差额作为利得或损失计入损益,这样的处理结果对企业资产价值的稳定性以及企业的损益会带来很大的影响,特别在拥有生物资产的上市公司,财务波动会产生不良的后果。
第五,受成本与收益原则约束,取得公允价值需要付出一定得到成本和代价。在农业企业规模不大的情况下,要求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进行公允价值计量是很繁琐的,尤其是如果有中期报告时也要求进行公允价值计量就更繁琐。在成本收益权衡下,企业更可能放弃公允价值而采用历史成本。公允价值虽然从理论上具有前瞻性,但实际应用和操作中是存在一定难度的。
根据上文所述,在综合考虑生物资产的特点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后,我国既没有照搬IAS41的做法,采用公允价值的计量,也没有局限于我国以前的通常做法,采用历史成本计量,而是采取了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相接合得混合计量模式。这是因为,IAS41规定的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固然代表了会计计量的发展方向,且能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等,但受困于我国目前的农业发展比较落后,农产品市场不健全,公允价值难以取得。而我国目前广泛采用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尽管操作简单,且提供的会计信息比较可靠,但是却不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并且也不能充分反映生物资产的特性。从而选择混合的计量方式便成了现实选择,一方面可以反映生物特性,另一方面又兼有历史成本计量与公允价值计量的优点,且能为将来条件成熟时,我国计量模式向公允价值转变作基础,与国际会计准则进一步接轨做准备。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由以上分析可知,我国的生物资产准则在与国际准则相接轨的趋势下,保留了自己的特色,其中也存在很多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距,有待于在准则实施过程中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 《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
2. 张心灵、王平心.生物资产计量模式选择的思考.会计研究.2004.10.
3. 綦好东.我国农业会计准则制定的几个基本问题.会计研究.2004.6.
4 . 许云.解读《国际会计准则第3号— 农业》中生物资产的确认与计量问题.
林业财务与会计.2002.1.
5. 陈丽娟.生物资产会计处理的思考.河北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学报.2004.6.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