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SB制定中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进展及启示((2)
2013-07-30 01:03
导读:三、IASB制定中小企业会计准则对我国的启示 中小企业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对我国中小企业会计建设工作更是当务之急。我国作为[ASB成员
三、IASB制定中小企业会计准则对我国的启示
中小企业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对我国中小企业会计建设工作更是当务之急。我国作为[ASB成员,需要制定一套具有“本国特色”的中小企业会计准则,尽快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
(一)健全与完善我国中小企业界定标准我国在对中小企业的界定上,不同部门出于不同目的、在不同时期作出的界定也不尽相同。2005年1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小企业会计制度》遵循了国务院发布实施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中对小企业划分标准的原则性规定:即不对外筹集资金,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可以看出我国在制定小企业会计制度时,没有遵循IASB所考虑的是否具有公众受托责任等定性标准,而是直接概括出财务会计上真正存在特殊会计需求的小企业的本质特征。随着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和进一步国际化,应考虑我国中小企业的定性界定标准,这也是符合同国际惯例接轨的需要。
(二)吸收扩大中小企业相关利益者参与,制定公正公平的中小企业会计准则目前我国会计准则以及《小企业会计制度》制定的大部分过程是对外保密的,在征求意见稿对外公布前,只有制定者了解制定情况,其应用者和执行者广大事务者的参与则甚少,甚至在征求意见稿的阶段,反馈回来的意见处理结果过程也不公开。而IASB在原来已组建的中小企业项目咨询专家组的基础上,进一步吸收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提供者和使用者的参与,从而有效地增加该准则制定的透明度与可行性。鉴于此,在我国启动一套准则制定过程中确保能充分地吸收、采纳各方意见的公开公平的准则制定程序,增加制定过程的公开性,吸收更多的小企业相关利益者参与制定及修正,进行反馈意见的交流,将有利于健全和完善《小企业会计制度》的理论与实务。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三)重视成本效益原则IASB将中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逻辑起点定位在现有的概念框架及相关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基础之上。对概念框架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任何修订必须服从中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目标,制定任何中小企业会计准则均须评估用户的需求及其成本效益,这就需在满足用户需求和减轻报告负担之间进行平衡。财务报告信息的编制与传递是需要成本的,信息披露的成本会随着信息披露数量的增加而增加,以致于削弱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应充分考虑对中小企业确认与计量要求进行简化,同时简化披露与呈报要求,但不能以牺牲会计职业判断为代价。
(四)力求与国际标准相协调WTO情景下的中小企业处在国际化大市场中。从整体上来说,我国小企业会计制度的概念框架的各个要素均应符合IASB对主体会计准则的基本要求,因为IASB事实上是通过对各国的中小企业的
调查报告等形式“自下而上”的一种共性的研究和总结,融合该套会计准则的最主要责任是各国的准则制定者。因此,它应当是一套充分满足中小企业需求而制定的准则。对于具体细化的内容,IASB规定还是由各国的司法机构制定,但对于IASB在该准则中已明确的概念框架、规则和原则,在考虑我国特定的经济环境的前提下,应当与其保持协调,这样才能更好地与之接轨。此外,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本身还存在很多与国际会计准则不一致的地方,将直接影响到小企业制度国际化的步伐。因此,在小企业制度国际化的同时也必须加快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小企业会计制度在概念框架、会计要素上仍受制于企业会计准则,这是由制度本身之间的协调性所决定的。
我国目前仍然处于计划经济和传统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中,市场经济体制正在逐步确立和完善,会计制度改革和会计准则建设也正处于完善和发展中,我国应积极关注并参与IASB制定中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进程,为我国中小企业争取更多制度上的权利。在中小企业会计制度建设方面,澳大利亚致力于在与本国
政治法律制度协调并符合本国国情需要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将本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接轨的经验予以重视并借鉴。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加快会计制度改革步伐,早日完成适合我国小企业会计制度与IASB的中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接轨、协调。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IASB制定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