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问题及对策(1)(2)
2013-07-31 01:09
导读:三、高校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的对策 (一)政府部门应着重做好各方面的改革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增强高校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针对目前部分高
三、高校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的对策
(一)政府部门应着重做好各方面的改革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增强高校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针对目前部分高校存在的抵触、不主动配合情况,财政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使高校明确财政补助资金和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资金。由于都是免税的,所以均属于财政性资金。高校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是政府职能的体现,收费资金的所有权归国家,调控权归政府,管理权归财政,使用权归单位;同时,应使高校明确集中支付后,作为预算单位的高校,其权力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经费使用的决定权仍然在高校,只是不再直接经手而已。其次,应修改完善相关的管理办法,妥善解决实际中出现的新问题,结合高校的特点和管理的实际情况,尽快修订和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相关管理办法和配套制度,尤其是解决单位零余额账户与经费存款账户并存等问题;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对高校零余额账户与实有存款账户之间划拨资金等具体问题予以合理界定;根据不同事业单位的行业特点,修订和细化国库集中支付试点会计核算办法,对于部分业务事项,可采用权责发生制。最后,适当提高授权比例及高校自主支配资金的比例,保障高校的办学自主权。
(二)从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的需要出发,结合授权支付的改进,适当提高高校自主支配资金的比例资金调度权是高校自主办学权的体现,也是适应高校面对社会需要调整办学的需要。从高校办学资金的来源上看,当前高校的经费构成已经多元化,包括财政拨款、收费、自有产业、科研、银行贷款、投资利得、利息、社会捐赠等,并且作为差额预算单位,其差额所占比重在逐年提高。可以结合授权支付的改进,将一定额度的收费中产业与利息收入、社会捐赠等都划入授权支付,同时扩大授权支付的额度,这样既有利于高校自主权的落实,财政也可以对这一部分资金实行“监督”。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三)高校要做好各方面的配合首先,要进一步推进高校的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对高校财务管理带来的最大问题,是财务自主管理权与国库集中支付之间的非适应性问题。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严格了预算执行,明确了按预算支出,不得擅自改变预算渠道的硬性规定,如果预算环节没有做好,集中支付环节就必然会出现难以适应实际需要的问题。因此,必须大力改进高校的预算,有效防范预算不足所带来的风险。其次,加强高校会计人员的业务
培训I。高校预算管理体制的顺利改革有赖于高校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由于种种原因,高校会计人员队伍的学历、职称都比较低,已不能适应高校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要求。国库集中支付是一项全新的业务,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开展,高校会计核算工作内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将成为科学理财和财经决策的依据。国库操作员、计划编报员、审核人员、制单人员及会计主管人员不仅要了解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还应熟悉国库支付的操作流程与工作方法;不仅应具备扎实的财务理论功底和较强的业务工作能力,还应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网络知识,这就需要不断地进行会计人员队伍的培训,提高其工作水平、业务能力及职业道德水平,为不断完善国库支付工作、加强财政经费管理、提高资金支付效率提供人力资源方面的有力保障。
国库集中支付制在我国及高校推行的时间还不长,经验积累较少,仍存在一些问题。只要政府有关部门和各高校都重视财政国库管理的改革,并正视当前所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出路,就能将我国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顺利地不断向前推进。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