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2.对于固体废弃物应收取的环保费,按照其有害程度来确定,应收取某种固体废弃物污染费=固体废弃物的重量(或体积)×该种固体废弃物收费标准。
固体废弃物主要分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废弃物两种。工业废弃物中凡是能确定承担费用对象的,可直接计入其成本;凡是不易确定承担费用对象的,可先计入“制造费用”科目,然后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费用分摊。生活废弃物主要指居民在生活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目前主要是收取垃圾倾倒费。由于垃圾费与生产无关,故应计入交费单位的“管理费用”科目,即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应付环保费-废弃物污染费”科目。上述应付环保费实际支付时,借记“应付环保费-废弃物污染费”科目,贷记“现金(或银行存款)”科目。
三、环境成本内部化是发展趋势
随着自然资源过度开采、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破坏日益严重,环境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目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制定了许多与保护环境有关的政策措施,如环境标准和法规、环境标志制度及其门槛的提高、加工和生产方法标准与绿色补贴、包装的环保要求等等。这些政策措施都已经并将继续给中国的出口造成严重影响。可见,环境成本内部化是一种必然趋势。
虽然,目前自然环境所遭受的污染物主要来自企业,但笔者认为,环境问题的解决不能完全依赖于企业自身,而是要靠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采取措施。
1.采取强制性措施迫使外部环境成本内部化。外部环境成本内部化势必加大企业的成本,降低企业的利益。所以,就目前而言,期望所有的企业主动将外部成本内部化是不现实的,必须首先依靠行政力量,由国家开征环保税,把环境污染的外部成本内化到企业的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中,再通过市场机制来分配环境资源。
2.引入激励机制,促使企业主动将外部环境成本内部化。如果国家只向企业开征环境保护税,而对企业生产的环保产品没有任何奖励,就不会调动企业将外部环境成本内部化的主动性,如企业一般不愿主动地为保护环境而增加环保设备的投资或改进现有设备和技术。因此,国家应当给予这些企业一定的奖励,使企业早期的利润水平有所提高,并在以后的经营中更加积极主动地采取措施将外部环境成本内部化,以减少或杜绝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3.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环境成本因其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既不能完全将其作为直接费用,也不能一律作为期间费用来处理。环境成本中既有生产性费用也有非生产性费用,特别是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研发、设计、营销等非生产性活动作用的增强及非生产性费用的增加,以传统方法计算的产品成本已无法揭示环境成本与产品的联系,从而也不能提供对环境成本进行控制和考核的有效方法。因此,应当采用作业成本法对其进行归集和分配,也就是通过作业成本法下的计量系统,将产品设计、产品生产以及销售各个环节中的成本进行计算与分配。这种方法以作业或作业成本库为间接费用的归集对象,通过作业动因的确认、计量,把作业成本归集到产品服务和顾客中去,这是一种更精确的间接成本分配方法。
4.按照国际环境标准认证体系ISO14000系列标准组织生产。按照ISO14001的要求,企业必须建立环境管理系统(EMS)。这种认证并非强制性的规范,然而企业为了提高竞争力,必然会积极主动地实现其要求。一旦通过了这种认证,外部环境成本必然会降低,而为达到这种标准认证所发生的所有投入就是被内部化了的外部成本。由此我们相信,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开放和与国际接轨,企业外部成本内部化的动因将会不断增强。
参考文献:
〔1〕李玲环境成本的分类与会计核算试探〔J〕财会月刊,2004,(3)
〔2〕耿建新,曹光亮论生态会计概念〔J〕财会月刊,2007,(2)
〔3〕陈煦江,秦冬梅环境损失的计量方法构架初探〔J〕财会月刊,2003,(8)
〔4〕刘伟华财务战略〔M〕中信出版社,2002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