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新会计准则对高管薪酬机制的影响(1)(2)
2014-04-23 01:27
导读:然而从一开始,公司就回避股票期权的价值及费用化问题,还辩解说那样做会对股票价格产生不良影响。于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一场激烈的唇枪舌剑之
然而从一开始,公司就回避股票期权的价值及费用化问题,还辩解说那样做会对股票价格产生不良影响。于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一场激烈的唇枪舌剑之后,FASB被迫做出了让步,但同时出台了一个折衷的准则,即SFAS123,其中规定企业必须在财务报表的附注中或代理权公告(Proxy Statements)中披露发放的股票期权及其公允价值。
然而十年之后——在后安然时代(post-Enron era),警钟依旧长鸣,国际大公司丑闻接踵败露,不正当、不道德的会计操纵行为仍未绝迹,警醒的FASB重新将股票期权费用化提到日程之上。那些步安然后尘的公司如环球电讯(Global Crossing)与世通公司(WorldCom)都无一例外地成了贪婪的代名词,公司的败落让每一双关注的眼睛都看到了庐山真面目:持有大量股票期权的公司高管人为地抬高股票价格以谋取私利。
很多公司为了表明自己坚决与那些做假帐的公司划清界限,纷纷开始自觉自愿地在代理权公告中将期权费用化,进而证明公司财务合理合法,此举较FASB最初要求在财务报表中标注期权费用的规定又上了一个新台阶。2002年,包括通用电气(General Electric)、第一银行(Bank One Corp)、可口可乐(Coca-Cola)、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 Co.)、宝洁(Proc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