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流量表调整分录的编制规律(1)(2)
2014-04-28 01:08
导读:如《指南》(指现金流量表编制指南,下同)一例中“产品销售收入”的调整分录为: 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销售商品) 1,201,000(调整分录的平衡差
如《指南》(指现金流量表编制指南,下同)一例中“产品销售收入”的调整分录为:
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销售商品) 1,201,000(调整分录的平衡差)
应收帐款(货款) 249,000 (01表余额之差)
贷:产品销售收入 1,250,000 (被调整总额)
应收票据(货款) 200,000 (01表余额之差)
上笔调整分录中“应收帐款”和“应收票据”的余额之差是指货款部分的余额之差,不含增值税,因应收增值税与“产品销售收入”无直接的帐户对应关系和现金制关系,将其列入第二阶段的调整项目。
又如《指南》一例中“产品销售成本”的调整分录为:
借:产品销售成本 750,000 (被调整总额)
应付票据(货款) 100,000 (01表余额之差)
贷: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购买商品) 844,700
(调整分录的平衡差)
存货 5,300 (01表余额之差)
差额调整法所确认的现金流量,通常不是最终的现金流量。如上例销售商品现金流入1,201,000元,在调整“财务费用”项目时将被应收票据贴现息冲销20,000元;购买商品现金流出844,700元,在调整“待摊费用”、“累计折旧”、“应付工资”和“应付福利费”时,将被分别冲销90,000、80,000、285,000和39,900元。
差额调整法对所涉及的01表非现金项目,采用余额之差进行调整,这就意味着将这些项目的发生额全部视同现金事项处理,在后面的调整分录中如再次涉及这些01表的非现金项目并属非现金事项的话,就必须调整相应现金流量,实质是对差额调整法中所确认的现金流量进行“纠偏”。后面的调整不会再次涉及这些非现金项目的现金事项,因为这些内容已经在差额调整法中一并进行了调整。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当被调整的02表项目与01表少数非现金项目存在一种相对稳定的对应关系时,则比较适合使用差额调整法。如“产品销售收入”和“产品销售成本”这两个项目的调整就非常适用,它们涉及的01表非现金项目主要有应收、应付、预收、预付款项中的货款部分和“存货”项目,其中“存货”项目涉及材料、商品和成本等众多的会计科目,编制调整分录时要密切注意这些科目。其他被调整的02表项目较少运用差额调整法。
第二,总额调整法。将02表被调整项目按权责发生制所归集的总额,全部视同现金事项,调整为有关现金流量。
如《指南》一例中“管理费用”的调整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 158,000 (被调整项目的总额)
贷: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其他) 158,000
(全部调整为现金流量)
总额调整法所确认的现金流量,一般也不是最终的现金流量,如上例确认的管理费用现金流出158,000元,在后面调整“待摊费用”、“无形资产”、“坏帐准备”、“累计折旧”、“应付福利费”和“应付工资”项目时,将被分别冲销10,000、60,000、900、20,000、2,100和15,000元;在后面调整“产品销售费用”项目时,还会增加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流出20,000元。
总额调整法对02表被调整项目的总额全部视同现金处理,不直接涉及到01表的非现金项目,在后面的调整中,主要是第二阶段,如涉及被调整项目的非现金事项,就必须调整相应的现金流量,实质也是对总额调整法所确认的现金流量进行“纠偏”。后面的调整不会再次涉及被调整项目的现金事项,因为这些内容已经在总额调整法中一并进行了调整。
当被调整的02表项目与01表较多非现金项目存在一种不太稳定的对应关系时,则比较适合使用总额调整法。如02表“管理费用”这个项目的调整就非常适用,而其他被调整的02表项目则较少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