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成本报告制度:基于会计实践的认识(1)(2)
2014-05-22 03:05
导读:值得注意的是,编制每日成本报告的目标是向企业各级人员提供经营管理有用信息,同时每日成本控制又是企业年度、月度成本预算的具体化和阶段化。因
值得注意的是,编制每日成本报告的目标是向企业各级人员提供经营管理有用信息,同时每日成本控制又是企业年度、月度成本预算的具体化和阶段化。因此,每日成本报告不仅应反映企业各责任单位的当日成本状况,至少还应汇总反映当日累计成本状况。
(4)建立适应每日成本报告系统的组织机构。在如何推行日成本报告制度上,基于成本—效益原则,我们选择了“单轨制”,即把每闩成本控制系统与企业原有财务会计系统融汇在一起。为此,我们对原会计部门负责成本、费用核算的会计人员、各车间会计员、统计员、库管员及其他相关部门的业务员(兼职成本控制员)进行了重新整合,成立了总会计师领导下的成本管理组,并以提供及时的成本信息为主要目标对相关人员的职责进行了重新分工。
(5)完善基础计量设施。为准确核算责任单位产品成本,我们对相关部门的水表、电表、蒸汽计量表、磅秤等计量设备进行了相关检验、修理和添置。
(6)拟订适当的原材料考核价格和产品内部转移价格。如我们将聚脂切片定价为7000元/吨,蒸汽价格为95 元/吨,涤纶短纤维加工费为1550元/吨。
在设计该制度的过程中,我们还注意到;每日产品成本与年度、月度产品成本相比,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核算期间短。因此,成本的分析和评价时间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在每日成本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我们还应进行定期(如每月5日、15日、25日)或不定期的成本分析和评价,以找出成本控击0的缺点和不足,总结成本降低经验,促进经营目标实现。
2.每日成本报告的实施
(1)初始阶段(1997年3~5月)。在提供日成本信息的起始阶段,我们的目标是让企业全体员工了解成本项目的内涵、认识和关注自己的行为后果。让我们感到意外的是:①成本组的原非会计部门人员(如统计员、库管员等) 很快熟悉了财务成本报告项目的内涵,并对相关人员做出了有用解释,实施中还对作业层次的每日成本报告提出了更具针对性的意见。②作业层次的相关人员从每日成本报告中也筛选出了对他们决策有用的成本信息。第一个月产量上升为1150吨,产品加工费下降为:1550元/吨(比前几年平均成本下降80元/吨),主要原材料一聚脂切片的单耗下降为1.016吨/吨涤纶短纤维,使单位产品成本下降 49元,辅助车间的蒸汽成本下降为82元/吨。其他材料和能源均也有明显的下降。⑧后两个月的产量上升到1230 吨/月,单位产品加工成本下降至1505元/吨,聚脂切片的单耗下降为1.014元/吨。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2)考核、奖惩阶段。在此阶段,我们制定了在各责任单位完成基本成本指标(如涤纶短纤维的单位加工成本为 1530元/吨)时,员工可获得原基本工资,超额完成部分按 50%提成作为职工奖金等的考核奖惩制度。这一制度在提高全体员工降低产品成本积极性的同时,增加了企业产品产量。据年终统计,月均产品产量上升为1260吨,主要原材料的单耗下降为1.013吨/吨涤纶短纤维,加工费下降为:12802/吨。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新经济环境下管理会计基本理论存在的问题
价值链管理下的会计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