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客户质量审计对我国原料药企业出口的影响(2)
2014-07-04 01:00
导读:由此可见,一家规范的国外制药企业,其质量审计非常严格,即使生产企业供应其的原料药一直保持稳定的质量,只要被认定为不合格的供应商,国外客户
由此可见,一家规范的国外制药企业,其质量审计非常严格,即使生产企业供应其的原料药一直保持稳定的质量,只要被认定为不合格的供应商,国外客户就有可能终止对该原料药企业的订单和未来的合作关系,这对于原料药企业的出口贸易将产生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对于长期依赖供应于国外某家大客户的这家国内原料药生产出口企业,甚至可以说是致命的:除非是个别特别定制的产品,该制药企业所需要的某种原料药供应可能仅此一家,多数情况下,同一原料药可能有多个供应商可供制药企业选择。原料药的质量直接关乎最终成药的质量,继而影响其疗效及使用的安全性,甚至会危及药品使用者的生命,这也是为何越来越多的国外制药企业已经不再仅从经济成本控制的角度来考虑,更多的开始将对供应商的质量管理纳入其中的原因所在。
三、从国外客户质量审计内容看我国原料药生产企业存在的问题
1.缺乏人员的配置和系统培训机制
生产企业人员配置及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对于整个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控制体系的规范进行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客户在对供应商进行质量审计时往往要对其进行考察。我国原料药生产企业在这一方面的工作还不够规范和重视,有些企业在人员配备方面缺乏明确的岗位职责分工,也没有配备专人对文件系统进行控制,相关的生产人员也未进行相关规范化的操作培训。
2.文件系统管理记录不够详细和规范
文件系统能在一定深度上反映出一个生产企业质量体系的管理规范化程度及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水平,因此,客户审计时对其原料供应商文件系统的检查往往都较为细致,以考核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我国原料药生产企业虽然都有建立本企业生产管理记录文件系统,但大多数企业的文件系统并不是很详细和规范,特别是在SOP现场操作记录方面,例如关键点的控制、偏差处理等。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3.多数企业缺乏有关的认证意识
对于原料药生产企业最基本的要求是必须符合GMP,其他还有ISO 9000、ISO 14000系列标准。不同国家对于该国药品市场准入的规范和要求又有所不同。以目前欧美市场为例,欧美是对原料药管理最为严格也是最大的市场,取得COS证书、通过FDA或取得DMF认证是我国原料药进入欧美主流市场的必经之路,这些要求也成了进入该市场的颇具挑战性的非关税贸易壁垒,而这种壁垒只会越来越高。因此,是否通过有关的认证,也成为国外客户在对供应商质量审计时,必然要关注和考核的项目。而我们原料药生产企业长期以来缺乏认证意识,这对企业出口贸易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4.我国原料药生产企业环保意识较弱
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在制药行业中开始普遍推行健康、安全和环保管理体系,即HSE管理体系,并进行ISO 14000认证。长期以来,我国原料药生产企业环保意识较弱,随着国家环保力度的不断加大,虽然在这方面有所改善,但通过ISO 14000认证的企业并不多,这对我国原料药长期稳定的出口必将产生不利影响。对此,我国原料药企业应该要未雨绸缪,及早推行HSE管理体系和ISO 14000的认证,取得拥有国际化的“绿色通行证”来应对国外的绿色贸易壁垒。
5.工厂生产清洁管理存在的问题
工厂生产清洁管理也是供应商在对企业质量审计过程中考核的一个项目,这里的“清洁”不仅有清洁的一般含义,包括对生产环境、生产工艺以及生产人员的清洁管理,还包括对清洁剂、消毒剂或杀虫剂及虫害防治的使用制度,以及在防止微生物、微粒污染方面要达到一定的要求。我国原料药企业很少有特别制定清洁管理方面相应的操作规程并进行相应的执行记录。
四、解决企业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主动去迎接国外客户质量审计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李玉玲 杨奕宽
会计事务所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抽样审计研究
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 推进企业内审工作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