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会计体制如何应对国际化的挑战(1)(2)
2014-08-03 01:28
导读:会计准则国际化是国际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因为我国的市场经济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国加入WTO应尽的义务,我国的市场将更加开放,改革将更
会计准则国际化是国际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因为我国的市场经济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国加入WTO应尽的义务,我国的市场将更加开放,改革将更加深入,决策将更加透明,尤其是企业不论规模大小、所有制类别、业务种类、境内境外等,将普遍享受国民待遇,并按照国际惯例从事交易。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在促进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交流方面发挥的媒介作用将更加突出。要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我国需要建立一套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协调,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1)会计准则国际化有利于处理国际经济活动中的各种关系。依据国际会计准则而制定的我国的会计准则,就能正确地处理资产、负债、权益、收入、费用等方面的会计事项,以便促进国际经济关系的发展,扩大国际间经济合作,吸引国外资金、技术、设备和人才。
(2)会计准则国际化可以满足企业跨国经营的需要。企业实施跨国经营,在其他国家与地区设立子公司或分厂就必须了解其他国家的有关政策,母公司为了加强各子公司间的经济联系和实施国际经营,需要了解公司整体及其子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而跨国公司的股东和债权人等为维护自身利益,也要求跨国公司按国际惯例提供会计信息和处理利润分配等会计事务,这些都要求会计准则国际化。
(3)会计准则国际化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经营管理水平。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不仅需要建立一套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协调,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而且更需要一大批掌握现代会计理论和熟悉现代国际会计实务的专业人才。采用国际会计标准培养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准的专业会计人才,一定会推动我国的会计事业发展,促进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三、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会计准则的本质告诉我们,我们与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巨大差距,导致我们不应该立即接受全球统一的会计准则,因为它很可能成为发达国家进行诓利的工具。但经济发展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经济全球化造成了会计环境的重大变化,会计体制的发展又是反应性的,并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国际间贸易的扩大和投资的增大,金融资本市场的国际化,跨国公司的发展,地区性经济一体化等种种原因就使得会计准则全球化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也容不得我们说“不”!
四、我国会计体制如何应对国际化的挑战
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惯例进行了初步协调,为我国企业在国内资本市场和国际资本市场筹措资金创造了条件,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准则的国际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对于中国来说究竟有利还是有弊,不是任由评说的问题,我们惟有把握国际化会计准则的本质,并采取积极的态度去应对它,才能以短期的阵痛换来长期的利益。
1.尽快建立健全资本市场
在很大的程度上,会计准则的国际化主要地依赖于公开的资本市场。企业的权益、债务资本主要来源于资本市场,资本市场上有无数的个人或机构投资者。独立的资本供应者和需求者都可以在资本市场上找到机会。如果会计准则的目标是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那么经过审计的财务报告就能把资本的供应者和需求者连接起来,还可以增强资本供应者对需求者提供信息的信心。而且,资本市场规则涉及的面极广,资本市场的主体除了遵循我国财政部发布的会计准则和制度外,还必须接受证监会的监管。证监会有绝对的权威通过一些规范和必要的诉讼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总而言之,资本市场的国际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通过共同认可和接受的会计准则可以获得诸多潜在利益。首先可以降低跨国界提供信息的成本;其次,能降低信息使用者的分析和评价成本。其结果是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和降低了资本成本。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吴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