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理论与实务的探讨(1)(2)
2014-08-06 01:11
导读:5、方法不同,经济效益审计除运用财务审计方法外,还利用经济 数学 方法和现代管理方法,既进行事后审计,也进行事前审计;财务审计则通过检查、调
5、方法不同,经济效益审计除运用财务审计方法外,还利用经济
数学方法和现代管理方法,既进行事后审计,也进行事前审计;财务审计则通过检查、调查和分析等方法,审查会计账薄和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指标,以事后审计为主。
由此可见,经济效益审计是财务审计的深入和发展。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往往从财务审计入手,即从审查资金、成本、利润的情况入手,然后再深入到全部经济活动和经营管理中去。当然也不能把经济效益审计与财务审计等同起来,而忽略他们之间的区别。
其次,还要分清经济效益审计与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关系,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是企业内部人员根据核算资料,运用各种经济指标,对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有利于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程序、方法、指标和标准与企业经济活动分析非常类似,但二者也具有明显的区别。
1、两者的性质不同,经济活动分析的本质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是构成企业管理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履行的是管理职能。而经济效益审计是企业内部的证实监督活动,履行的是监督和评价的职能。
2、两者的主体不同,经济活动分析是具体从事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人员来开展的,可以说是一种内部的自我分析和评价活动,由于是自己评价自己的管理行为,因此在评价中难以做到客观和公允,经济效益审计人员作为企业的独立机构,对企业经济效益进行审查和评价,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准外部的审查和评价活动,相对于经济活动分析根据有客观性和公允性。
3、两者的侧重点不同,经济活动分析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分析侧重于事后分析,根据取得的核算结果资料分析其影响这一结果的各种因素。而经济效益审计是企业经济活动全过程审计,他不仅对事后效益审计,也对事前、事中的效益进行审计,他可以将审查和评价的活动延伸到决策、预算和控制。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可见,经济活动分析与经济效益审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他们各司其职,不能互相替代,也不是重复性工作,他们相互促进,都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方法之一。
二、经济效益审计的方法
由于经济效益审计要对经济活动和管理活动的效率、效果和经济性进行检查、评价,因而经济效益审计的方法具有系统性和广泛性,涉及经济数学、管理、统计、分析等多种学科的调查、分析、测试等系统性方法。开展经济效益审计的主要方法有:
1、审计查证法。包括常规技术方法和现代管理方法。常规方法借鉴了财务审计的有关方法,如审阅法、顺查法、逆查法、核对法、函询法、盘点法和抽样法等,现代管理方法借鉴了现代管理的技术方法如:①与预测相关的方法。定性的如集合意见法;定量的如回归分析法、自适应模型预测法、时间序列预测法等。②与决策相关的方法。量本利分析法、线性规划法、边际分析法等。③与计划、控制相关的方法。投入产出法、项目评估技术等。
2、审计分析法。包括对比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结构分析法、平衡分析法、敏感性分析法、多因素联动分析等。
3、审计评价法。包括定性的方法和定量的方法。定性的方法通常采用的是成功度评价法,它是依据评价专家或专家组的经验,对项目的成功程度做出定性结论,也即通常所说的打分制。项目的成功度可分为五个等级,完全成功、成功(A)、部分成功(B)、不成功(C)、失败(D)。定量的方法主要有差额评价法,对比评价法,综合评价法。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浅谈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重点
发挥“免疫系统”功能 加强内控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