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宏观环境会计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1)(2)
2014-10-24 01:04
导读:从国际实践来看,大部分国家(如德国、瑞典、韩国、日本等)都使用了“绿色NDP”的概念。因而,在设计我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指标时,应充分考
从国际实践来看,大部分国家(如德国、瑞典、韩国、日本等)都使用了“绿色NDP”的概念。因而,在设计我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指标时,应充分考虑与国际协调一致性,作好“绿色GDP”的定位问题。
关于自然资源耗减及其估价方法问题
联合国SEEA核算手册与各国宏观环境会计研究实践中,形成了多种自然资源耗减的估价方法,这些方法主要针对一国发展有较大影响的地下资源,如石油、煤炭、矿藏等。从我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来看,对资源耗减的核算强调度相对不足,不利于促进我国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管理制度的创新。因而,目前强调资源耗减更具有现实性与迫切性。
在自然资源,特别是可耗竭资源的估价方法上,主要有净价格法与使用者成本法两种方法。净价格法简单易行,操作方便,使用者成本法则相对复杂。前者的使用有严格的假设条件(资源价格会上升,而且每年的增长率等于资源企业的报酬率),这个假设条件在现实中很难满足,它夸大了资源耗减的数额,不承认自然资本本身存在回报,在理论上很难成立。后者遵循了严格的自然资本理论,认为自然资本即有耗减,又有正常的回报,并对这二者的比例采用建模的方法进行划分,符合现实情况。由于使用者成本法的使用,整个SEEA核算体系前后逻辑一致,理论严谨,很好的解决了自然资源的耗减估价问题。
对这两种方法的选择,主要是在实用性与理论完美性之间的选择,不存在绝对的孰优孰劣。核算中不管采用哪种估价方法,都需要取得比较详实的自然资源的收益与成本资料,所以估价方法的核心问题是核算资料取得问题,是资料取得的真实、可靠和准确性问题。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论会计利得的本原属性及有效核算
环境信息的会计披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