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刍议(1)(2)
2014-11-15 01:59
导读:目前,大多数会计电算化软件主要支持计算机硬盘及软盘备份。备份次数应视企业会计业务量大小而定,但每月不应少于两次。每次除在本机硬盘备份外,
目前,大多数会计电算化软件主要支持计算机硬盘及软盘备份。备份次数应视企业会计业务量大小而定,但每月不应少于两次。每次除在本机硬盘备份外,同时还应制作两份软盘,并使用两套软盘循环。比如,月中做一次(两份)备份,月末在记账后结账前做第二次备份时要启用一套空白软盘以防备份失败。
系统管理员以及会计电算化操作员应及时制作数据备份。各种备份软盘均要标明类型、备份期间、备份时间和备份人员等有关标识,以便查找。备份软盘必须写保护、装入盘套、放进硬盒,存放在安全、防磁、防火、防潮、防高低温的场所,且至少存放在两处不同的建筑物内。当需要对备份磁盘进行操作而又可能危及该磁盘的完整性时,应制作复制件,使用复制件进行操作。
对使用中的会计电算化软件进行修改、版本升级或计算机硬件设备更换时,为保证会计数据的连续和安全,也应事前制作软盘备份,因为会计电算化系统不仅存有当期的会计数据,而且存有以前年度的历史会计数据,硬盘数据备份也保存在计算机内。系统管理员应在现场全程监督,事后还应核查确认会计数据的连续和完整。升级前的旧版本会计电算化软件系统不应删除,而应存储在计算机内。
尽管软盘在会计数据备份中广为使用,但是并非最佳选择。《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中建议,“大中型企业应采用磁带、光盘、微缩胶片等介质存储会计数据,尽量少采用软盘存储会计档案”。现在很多企业使用存储量大、价格逐步下调的光盘备份会计数据,而庞大的、关键性的企业则有必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基于网络的数据备份与传输系统,实现异地实时备份,以确保会计数据不会丢失。会计数据备份有一个致命的缺陷:按规定,会计资料经有关人员签章后才可存档,但在备份软盘或光盘标签上手工签章根本不能保证会计电子数据不被人为删改,也就不能保证会计档案的真实、完善以及使用该备份进行数据恢复后会计信息的正确性。因此,采取加密码的“数字签名”才是有效的解决方法。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实行会计电算化打开企业现代管理之门
会计信息流管理与风险规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