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方利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粉饰会计报表的识(2)
2014-11-24 01:02
导读:(二)企业是否不进行实物转移或连续多次进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某些资产对关联方很有用,但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将转移其对该资产的所有权。为
(二)企业是否不进行实物转移或连续多次进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某些资产对关联方很有用,但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将转移其对该资产的所有权。为了达到继续使用的目的,关联方可通过两种手段:一是不进行实物转移;二是通过近期再次交换将该资产换回来。第一种做法审计人员通过盘点,进行账实核对,很容易能查出来;第二种方法,通过再次交换,可重新取得原资产的所有权。并且,若交换双方的资产的公允价值有差异,进行二次交换,关联双方的资产和利润可能会进一步上升。
若交换时换入资产价值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此时,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即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进行第二次交换时,便产生一个差额,即第二次交换时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即第一次交换时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和第二次交换时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即第一次交换时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的差额。当第一次交换时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小于第一次交换时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时,则表明,第二次交换时,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大于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是关联方的收益。
若交换时换入资产价值以其自身的公允价值计量,此时,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即其本身的公允价值。在进行第二次交换时,产生一个差额,即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即第一次交换时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即第一次交换时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的差额。当第一次交换时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小于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时 ,是关联方的收益。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浅析会计差错更正会计处理及其披露
实地盘存制下存货发出计价方法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