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会计诚信缺失原因及问题探讨(1)(2)
2014-11-28 01:13
导读:(四)会计诚信缺失的历史和现实文化背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之类的观点并不鲜见。此类思想经过文化沿袭和承续不可避免地会
(四)会计诚信缺失的历史和现实文化背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之类的观点并不鲜见。此类思想经过文化沿袭和承续不可避免地会反映在现实社会中。无形之中,它的存在为会计诚信缺失提供了生存的文化土壤。何况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那场浩劫之中,诚信又被当作“四旧”进行批判———像北京大栅栏的一些老字号诚信经营竟被认为是“四旧”惨遭批斗。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蓬勃开展,商业重新得到重视。然而问题在“重商主义”的作用下也出现了:一些经营者疯狂追求经济效益,逐渐忘记了经商的基本道德底线———诚信。可见,会计诚信缺失也是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现实文化背景的。
会计诚信缺失的对策
(一)对会计诚信缺失的现状和危害必须要有清醒的理性认识。会计诚信缺失并非危言耸听。在今天,诚实守信似乎已成为人们所期盼的一种理想行为。尤其是在各种经济活动中,不造假甚至快要成为一种“稀缺资源”了,比产品造假更可怕的是会计诚信缺失。就在我们身边的例子便比比皆是:有着“优良业绩”的公司,上市一年多便被“ST”,人们不由得会发出这样的疑问———连续三年亏损才会被“ST”,那就是说公司上市之前就已经是亏损的。那么上市之前的账是怎么做出来的呢?假如这种状况在上市公司中不是个别或仅有,那么它会给社会经济秩序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对国民经济发展会带来怎样的危害,是可想而知的。因此,从业内人士到社会各界,都应该对会计诚信缺失的现状和危害,保持清醒的认识。
(二)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公民”意识,对国家法律负责是履行一切行规的前提。宪法规定了一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作为一个公民,必须遵守宪法。但是,传统观念上的“集体”或者“单位”的一些规定和政策,却往往是人们行为规则的首选。这是一个误区。正如前文所说,公民意识的弱化,是会计和其他一些领域诚信缺失的原因之一。比如说让人头痛不已的公共设施被毁坏问题。可以说这些违法者并不知道这些设施正是为他提供服务的,因为他是一个公民,他即是国家利益的直接受益者,也应该是国家利益的维护者。必须对会计从业人员强化这种教育,让人们知道诚信缺失的最终的受害者也有他在内。对国家利益和法律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佚名
探讨管理会计预测功能
论知识经济体系中的管理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