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政府效益审计的启示(1)(2)
2015-06-08 02:31
导读:对于事后效益审计,它偏重于对项目结果的评价,即目标评价,在效益审计中也被称为达标性效益审计。这是效益审计中最常见的形式。效益审计中经济性
对于事后效益审计,它偏重于对项目结果的评价,即目标评价,在效益审计中也被称为达标性效益审计。这是效益审计中最常见的形式。效益审计中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在具体事项中是很难区分的,而且这些指标往往已经被包括在项目目标中,对这些内容的审计主要是对照项目立项文件或者合同,审查和评价有关目标是否达到。目标评价的技术方法也比较简单,主要还是使用审计的基本技术方法,而且项目文件、合同文件一般都会对目标计量和测评方法等有具体的规定。
四、政府管理的有效性和责任是效益审计的主要内容和目的。
效益审计产生于对公共责任和
公共管理有效性的要求。二战后,西方国家政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与日俱增,公营部门的大批涌现和国家公共资金占用的成倍增加,加上经济资源的有限性,促使人们对公营部门提高支出效益和明确支出经济责任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人们对获得政府使用和管理公共资源的效率和效果方面信息的期望也不断增加,效益审计便应运而生。澳大利亚效益始于上世纪70年代,当时社会公众除了希望了解公共部门资金的使用情况以外,更希望了解公共部门资金使用的效果以及履行职责等情况,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审计的需要,效益审计主要面向三个方面:其一是面向议会,确保政府当局、部长们的受托责任有效行使;其二是面向纳税人,确保纳税人的资金得到合理使用;其三是面向被审单位,为其提供更有效管理及使用资源的建议。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计算机辅助审计方法及单位风险的安全隐患
印度、马来西亚、巴基斯坦等国审计法律制度情况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