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产权会计理论(1)(2)
2015-06-26 01:05
导读:2 产权与会计 2.1 任何时期的会计都是建立在一定的产权关系上的 人类历史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等五个社会形态,由于各个历史时期的所有制形态和
2 产权与会计
2.1 任何时期的会计都是建立在一定的产权关系上的
人类历史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等五个社会形态,由于各个历史时期的所有制形态和
政治体制不同,相对应的会计也不同。这种不同从产权理论的角度来看,由产权关系所致。在原始社会,财产属于公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这一时期出现的会计是建立在朴素的公有产权关系基础上,其主要职能是简单地反映生产活动。从奴隶社会以后,随着私有产权,即排他性产权的出现,会计明显地表现出了双重性,即一方面要达到生产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另一方面还要维护产权主体的利益。会计作为一种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手段所发挥的作用,更是最大限度地被财产所有者利用。如果说会计的产生是一种必然,那么会计也就是为特定的产权服务的,并建立在必要的产权关系上。
2.2 任何一种类型的会计都要维护特定的产权制度
任何一种类型的会计都会受产权的影响,并表现为维护特定的产权制度。世界各国的会计模式同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存在着一定的联系。由于法律体系是产权关系和产权制度在法律上的直接表现,所以会计模式更直接的是与一个国家的产权结构相关。由此可见,会计与产权的关系是密切的。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论重要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运用
环境会计与和谐社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