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准则对企业无形资产影响的研究——以用(2)
2015-07-31 01:08
导读:The last part is my conclusion and some statement of this article limitation. Key words:New accounting standards, intangible assets, effect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4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新旧准
The last part is my conclusion and some statement of this article limitation.
Key words:New accounting standards, intangible assets, effect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4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新旧准则比较 4
第一节 文献回顾 4
第二节 新旧准则比较 5
一、无形资产定义的变化 5
二、无形资产的确认变化 6
三、研究开发费用会计处理的变化 7
四、无形资产摊销的变化 10
第三章 案例研究 11
第一节 关于研究及开发费用的处理——用友软件 11
第二节 关于商誉的处理问题——中信证券 15
第三节 关于无形资产的摊销问题——上海家化 18
第四章 总结 23
参考文献 24
第一章 引言
会计准则作为指导会计工作的规范、评价会计工作的准绳,是会计规范体系中的核心部分。它按照会计要素、经济业务制定,确定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的标准,突出理念和信条,强调会计信息的品质要求,适用性广泛,同时具有原则性和灵活性,在会计事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规范着会计实务。因此,会计准则的每一点变化都将对会计业产生重大的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加快,加入WTO等一系列大事件的影响,中国的经济正在日新月异地发展着,这同时对企业的经济规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于1992年11月制定首次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用以指导会计工作。然而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的接轨,原有的会计准则在许多重大方面开始显示出不适应性,原有的会计准则以无法完全满足现在的企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
这其中,几十年的经济改革、WTO的加入、全球一体化的深入等,使我国企业的经营环境和经营理念等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迫使企业争相研究新技术并尽力将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这使无形资产在绝对数和相对数上都有快速、大量的增长。使我国2001年颁布的无形资产准则(以下简称原准则)日益显现出其不适应性。这迫使我们必须考虑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无形资产会计准则,使其既有一定的现实性,又有一定的前瞻性;既考虑到中国现实,又考虑到与国际惯例接轨。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为了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终于在2006 年 2 月 15 日,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2006》,包括一项基本准则和 38 项具体准则,以适应创新经济的发展。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 6号—无形资产》(以下简称新准则)变化较大,它是在2001年无形资产准则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第 38号—无形资产》制定的,对进一步规范无形资产的确认、计量与报告具有重大意义。与 2001 年发布执行的《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 以下简称旧准则 ) 相比,新准则在无形资产的定义、确认、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处理和报废以及披露等方面都进行了重大的改进,更侧重于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体现出了会计国际趋同化的特征。
新准则的颁布势必将对企业的会计处理、报表编制产生重大的影响,采用原有的会计准则编制的报表利润与采用新准则的利润必将有较大的差异。就无形资产而言,旧准则与新准则关于这一项的内容,几乎大相径庭。为了研究新旧准则关于无形资产规定上的差异对企业会计报表和经营业绩所带来的差异与影响,本文试通过三个主要方面来阐述,并分别通过实例的分析来量化地反映研究这种影响。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新旧准则比较
第一节 文献回顾
随着现代经济和商业的发展,无形资产对企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Mohammad Talha在“VALUATION OF INTANGIBLE ASSETS IN ACCOUNTING”一文中,充分阐述了无形资产在企业中的重要性。他说:“Intangible asset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elements of success in corporate activities… of their corporate value.”。
自2006年新准则发布以来,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众多学者及业内人士纷纷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对新准则的优缺点、变化和带来的意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对无形资产而言,讨论的热点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