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模糊性透视会计信息失真(1)(2)
2016-01-24 01:00
导读:2、内在模糊性对会计信息失真的间接影响。现代契约理论认为,会计准则为企业经理人员留下适当的会计政策选择权,可使其对环境和不可预见的契约后
2、内在模糊性对会计信息失真的间接影响。现代契约理论认为,会计准则为企业经理人员留下适当的会计政策选择权,可使其对环境和不可预见的契约后果能够作出灵活反映,从而降低契约成本,也即经理人员拥有适当会计政策选择权是有效的契约安排范式。但是,若从会计的技术属性来分析,我们会发现,经济事项的内在模糊性是企业经理人员拥有会计政策选择权的首要原因。会计所反映的经济事项千差万别,而且,即使表面上相似的经济事项,由于所处的企业背景不同,可能在本质上却大相径庭。任何会计准则不可能涵盖一切,群集所有的经济事项,它只能对会计工作提出基本原则和规范。而且,随着企业经营方式的多样化,经营活动范围的扩大和社会、法律、金融环境日趋复杂化,同类经济事项的个性日益丰富,也即经济事项的模糊性日益加强。为了使企业能够从其所处的特定经济环境和经营情况出发,选择恰当的会计处理方法,会计准则的规定将更为模糊。比如,衍生金融工具依据公司持有意图(投机或投资)来选取计量属性(历史成本或公允价值);长期投资根据能否对子公司实施重大影响来选择成本法或权益法等等。同时,经济事项处于不断发展和创新之中,而会计准则大多是对以往会计实践的总结,往往落后于日新月异的企业经营技术及组织方式的发展,也即会计准则具有滞后性。会计方法的可选择性、会计准则的模糊性和滞后性,为经理人员操纵会计数字,出具虚假信息提供了更多机会。
(二)主观模糊性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影响。会计将大量千差万别的经济事项进行分类,归大少数确定的帐户,其分类必定带有主观成分,受会计人员自身业务素质、各种利益关系、法律及职业道德规范、价值观念及个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也就是说会计呈现出主观模糊性。会计的主观模糊性根植于会计的内在模糊性,正是经济事项本身的模糊性导致对经济事项的会计处理依赖于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会计的主观模糊性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影响可分为两个方面。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1、技术风险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影响。技术性风险指由于会计人员对经济事项或会计准则的理解偏差而对经济事项作出错误分类的可能性。技术性风险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从发展的趋势来看,会计准则的模糊性和滞后性将不断加强,会计信息的主观模糊性必然会更为严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将更加依赖于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我国管理会计发展的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