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步内部审计质量(2)
2016-02-26 01:23
导读:三、运用区域控制方法进步内部审计质量 区域控制方法,是指在审计过程中,内部审计职员将整个审计对象划分为重点审计区域和非重点审计区域,然后
三、运用区域控制方法进步内部审计质量
区域控制方法,是指在审计过程中,内部审计职员将整个审计对象划分为重点审计区域和非重点审计区域,然后对两个区域分别实施详尽程度、繁简程度不同的审计和审计质量控制,做到全面监视和重点检查相结合,进步审计质量。
如何运用区域控制方法进行审计?第一,在审计计划阶段,关键工作是确定重点审计区域和非重点审计区域,在审计方案中应明确将重点审计区域列进工作重点;第二,在审计实施阶段,分别重点区域和非重点区域,按照不同的审计方法和策略进行审计。对重点区域实施重点审计和具体审计,尽可能做到全面监视和重点检查相结合,确保审计质量。 四、运用自查互查质量方法进步内部审计质量
自查互查质量法主要适用于内部审计小组,它是质量复核方法在内部审计小组中的具体运用。自查法,就是审计职员分别根据自己所担负的审计任务,对自己所进行的审计工作进行追溯性检查,以检验审计结果质量的方法;互查法,是指由审计组中担负不同审计任务的审计职员相互之间对审计业务过程进行追溯性检查,以检验审计结果质量的方法。
在实际审计工作中,应努力避免使自查互查审计质量的行为流于形式。特别需留意的是,在自查中审计职员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复查,受习惯性思维和惯性的影响可能使自查流于形式。互查法虽有助于克服上述局限,但也可能存在审计职员碍于情面,使复查难以深进;或因审计职员不熟悉情况,影响工作效率等弊端。因而,在各单位的内部审计制度中应严格规定内部审计职员的自查责任和互查责任,对违规审计职员要进行处理。
五、运用内部审计公示方法进步内部审计质量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内部审计公示方法,就是内部审计机构对重要内部审计事项的内容、审计程序、过程、结果、举报方式等,采用适当方式向内部被审单位进行公然的制度。内部审计公示的范围包括:一是对内部被审计单位公然,主要是对审计目的、内容、处理结果、审计举报及监视电话进行公然。二是对有关内部主管部分公然,公然的目的是一方面取得有关内部主管部分的支持、配合和监视,另一方面让有关内部主管部分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审计情况和内部审计机构的审计建议,从而使被审计单位更好地改进自身的工作。
如何进行内部审计公示?首先,在审前阶段,在审计项目正式实施以前,内部审计机构要就审计项目名称、审计的目标、审计的范围、内容和重点、审计组成职员、审计地点及联系电话、审计实施期间审计工作纪律、审计职员廉政纪律及内部审计机构监视举报电话,在被审计单位进行公示。审计公示采取书面形式,根据实际需要,可以一份亦可以多份,张贴于被审计单位显要位置,欢迎被审计单位广大干部职工反映情况和题目,监视审计职员执行工作纪律、廉政纪律情况。其次,在审中和审后阶段,内部审计机构可以在单位职工大会或被审计单位的中层以上干部及职工代表中公布审计中发现的题目和审计报告。
进行内部审计公示,让内部审计行为接受被审计内部单位和被审计单位干部职工的监视,是对监视者(内部审计机构)工作质量的再监视,在很大程度上将有助于内部审计质量的进步。内部审计公示的过程也是督促内部审计职员更加关注审计责任,在认真、尽职中进步内部审计质量,加强自身建设的过程,是审计职员打造更加自警、自重境界的过程。
综上所述,内部审计机构在实施具体的项目审计业务时,应从客观实际出发,从审前、审中、审后等各环节进手,公道地选择和运用科学的方法,建立内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制度体系,努力进步内部审计质量。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