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企业内网实施远程预审(2)
2016-03-01 01:00
导读:仅有远程登录系统的权限,取得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数据,尚不能完全满足远程预审的要求,还需要一套分析利用数据的方式方法。即在具备硬件设备的同时
仅有远程登录系统的权限,取得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数据,尚不能完全满足远程预审的要求,还需要一套分析利用数据的方式方法。即在具备硬件设备的同时,需同步进行软件的建设。
具体来说就是,要针对远程预审的特征和优缺点,探索出一条信息化审计手段的创新路子;总结出一种全面分析数据、提出疑点、对症取证的审计方法;探索出一套远程、长期、实时地获得数据的远程预审模式。
首先,要完善远程预审的环境,包括:
1.建立制度,使计算机远程预审在规范的流程和规则之中运作,使开户与使用、监视与反馈、维护与安全等都有据可依。通过逐步细化过程与环节、制定具体流程和规则、将流程和固化形成治理制度。
2.制定计划,依据重要性分频度、范围、数据量、系统忙闲的程度,分配时段登录系统。
3.设计标准,进一步完善模板、标准、指标体系等基础工作,按同一的方法进行分类分析,探索数学分析模型的建立。
4.完善智库,对审计智库中的审计技术与方法进行不中断的补充与完善,把分散的审计经验方法进行回巢、整理、转化,精心编写每一个案例,使审计职员能通过审计智库这个共享平台汲取整个部分的聪明结晶,得到具体的审计技术与方法的指导与支持。
5.及时培训,要推动计算机技术方法在审计工作中更广泛、更深进的运用,靠的是审计职员,加强对审计职员计算机技术知识的培训力度,进步审计职员的综合素质,不断进步审计职员适应现代审计的能力。
6.适时激励,要营造一种“以结果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的激励机制,为推进计算机审计创造一种良好的氛围。审计信息化只有与审计实务相结合,在审计实践中开花结果,才有强大的生命力。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7.完善代码,同一输进复合规则、业务控制点覆盖规则,确保数据完整正确。
其次,对数据信息进行精心加工,包括:
1.对取得的数据,重点测试数据的完整性,验证操纵权限的分配和应用情况,检查网络会计信息系统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是否一致性。
2.检查凭证记录的真实性、资产及负债的公道性、期末交易的回属期、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备性和会计政策的一贯性。
3.列示出需要关注的信息资料,应用数据透视表分类处理大量数据,产生趋势图,观察曲线的波动情况,揭示异常波动点。
4.通过合同付款信息和实际到货进库信息比对、合同的交货期与实际进库日期比较,在途数据的日期检查,出库数据与开票数据的对比,合同付款条款与实际执行的比对,检查基于合同的出库未开票的赊销和预支款采购实物延迟进库的情况及是否存在授信的风险。
5.通过直接从业务系统提取库存数据信息,分类、统计、分析、核实存货库龄,分析检查存货本钱的数目、单价和结转情况、超龄库存的数目和库位、出库进库的性质类型,全面了解子公司的存货结构、质量、分类,还能为审计取证和盘点提供了依据。
6.通过直接从业务系统提取生产实际报表数据,了解子公司各生产线的实际生产状况,跟踪正品率、成品率和产能情况。
7.通过直接从业务系统提取合同数据,分析检查合同量、分类结构、交提货和收付款执行情况、治理权限设置情况,了解子公司的合同治理状况判定公司运营质量。
四、结论
信息社会时代的到来,IT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随着公司信息系统集成化、规范化建设,信息技术在审计领域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为适应信息技术带来的审计环境和审计本身的发展需要,加快改进审计作业的技术方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治理需求,按照“编制模型,全面分析,发现线索,验证结果”的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方法,结合现有的软硬件和职员基本情况,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远程预审已是必然。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远程预审,通过计算机远程登录被审单位信息系统的方式采集数据信息,它既突出了审计重点,又丰富了审计手段。既解决了审计气力分散、审计时间紧迫、审计效率不高的现状,又协调了公司规模扩大与进步审计治理要求之间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