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方预算执行审计计划治理的思考(2)
2016-03-11 01:09
导读:多年来的审计实践表明。预算执行审计是一项总揽全局的 系统工程 ,必须将财政审计、行政事业单位审计、专项资金审计、建设项目审计等列进财政预算
多年来的审计实践表明。预算执行审计是一项总揽全局的
系统工程,必须将财政审计、行政事业单位审计、专项资金审计、建设项目审计等列进财政预算执行审计范围,形成一个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的审计整体。尤其是财政预算治理改革后,审计范围更广、直接审计对象更多,这就需要调整审计计划治理方式,建立由综合部分牵头、以财政审计为主体、各专业审计共同参与,既明确分工,又相互配合的审计组织体系,即建立预算执行审计与各项专项审计有机结合的预算执行审计工作运行机制,通盘问虑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工作,按照整合财政审计资源的要求,预算执行审计要坚持“同一审计计划,同一审计方案,同一审计实施,同一审计报告,同一审计处理”的原则,做到全局一盘棋,有计划、有重点的开展工作。
1、加强立项前的调查研究工作。预算执行审计计划中部分单位的确定是计划工作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在确立审计的部分单位前,加夸大查研究,保证计划的科学性,是完成预算执行审计任务的条件条件。因此,在编制审计计划前,可以通过搜集、研究宏观经济信息和决策动态,走访人大、财政等有关机构和部分,召开专家学者咨询会,网上征求意见等方式,开展广泛的调查研究。同时,对审计的必要性、项目的风险、审计的难度、可能的结果等进行充分的评估,切实保证审计项目的重要性、针对性和可行性。
2、将预算执行计划的“一上一下”模式改为“二上二下”模式。前面说过,预算执行的计划主要是各业务处室提出,预算执行审计部分挑选,饭厅局办公会审定下达,实际上就是“一上一下”,基本上不可能进行调整。为了保证预算执行审计的年度审计重点与长期审计重点,可以实行“二上二下”模式,即:由计划治理部分根据国家宏观政策、根据前期调研把握的情况,提出各业务部分预算执行审计计划草案,交各业务部分讨论、论证,各业务部分和组织预算执行审计部分结合本部分把握的情况,提出修改意见;计划治理部分结合上述意见对计划进行修改,报厅局办公会审定下达。
3、有选择、有重点地将部分与本级财政收支有关的审计项目纳进预算执行审计计划治理。为了避免其他财政收支反映的题目不够及时,在预算执行审计计划中,可有选择、有重点地将部分与本级财政收支有关的审计项目纳进预算执行审计计划治理,比如一些重点专项资金、重点企业等,按照预算执行审计计划规定的时间完成,纳进结果报告和工作报告的范围。这既是调整预算执行计划治理的需要,也是整合审计资源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