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重大错报风险的审计应对(2)
2016-04-07 01:05
导读:二、确定关键流程风险 (一)关键经营流程的识别 1.通过重要战略风险识别出关键经营流程 在战略分析的最后阶段,注册会计师需要汇总已经识别出的战略风
二、确定关键流程风险
(一)关键经营流程的识别
1.通过重要战略风险识别出关键经营流程
在战略分析的最后阶段,注册会计师需要汇总已经识别出的战略风险,对战略风险是否重要作出终极判定。假如这一战略风险比较重要,而且对会计报表的影响也比较重要,那么这一战略风险所指向的经营流程是哪一个,这个经营流程就是关键经营流程,也就是流程风险中必须重点分析的对象。注册会计师一般是通过编制战略风险汇总表的形式完成的。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中所收集的证据都必须记录于工作底稿,作为审计证据。战略风险汇总表也是审计工作底稿的一部分,它是联系战略分析与流程分析的纽带。
2.通过重要交易种别识别出关键经营流程
在战略分析的最后阶段,注册会计师应该根据对企业经营的了解确定对企业经营业务的重要交易种别的熟悉,并汇总每一重要交易种别对相关会计报表认定的影响,以及这一影响对会计报表整体是否重要。假如这一影响对会计报表整体重要,那么预备在哪一个经营流程对之进行具体的分析,这一经营流程就是重要交易种别所指向的关键经营流程。
注册会计师通过识别出的重要战略风险和重要交易种别以及它们对会计报表的影响,从而推导出关键经营流程,以便在流程分析中对其进行具体分析。
(二)流程层次经营风险的确定
流程层次的经营风险可能来源于战略风险,也可能从流程内部产生,很多战略风险可能在流程中表现为特定的风险。比如,外部环境中的技术风险将对关键流程中的技术产生直接的影响。流程内部产生的风险只与特定的流程相关,但它们也影响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在流程分析阶段,注册会计师对于战略风险对流程的影响只需要根据对战略风险和流程运营的了解将其转化成流程经营风险即可。因此,在流程分析阶段,最需要关注的是产生于经营环节的特定风险。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三、公道评估企业重大错报风险
(一)企业环境中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
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过程是一个由
数学模型计算、审计职员经验判定、主观估计相结合的过程。审计职员在分析、评估风险时应先从审计环境进手,全面分析、评估审计环境中引起重大错报风险的因素后,再深进到报表层次,最后重点评估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审计职员在接受委托时应全面了解企业的环境控制业务承接过程中的审计风险,包括初步了解行业背景、国家对企业的特殊政策、组织结构、经营方式、企业近期业务发展状况、企业目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将要进行的重大决策、高层治理职员的意图、对审计职员的期看及要求等,然后作出具体调查分析表。根据审计职员的经验初步评估审计风险,利用风险矩阵等方法决定是否接受委托。
(二)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
1.资产负债表
通过测算年末活动比率、资产负债率、速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活动资产比例、固定资产比例、净资产比例、资产负债表各项目占总资产的比例、资产负债表各项目增长率等,进行分析性复核。将上述指标与同行业均匀指标、企业近三年的同类指标相比较,把握其变动趋势,分析变动原因。一般来说,若企业各项指标高于或低于均匀指标20%以上,而且没有公道解释则重大错报风险较高;若偏离幅度在10%至20%之间,重大错报风险可评估为中级;若偏离幅度在10%以下则风险可评估为低级。(将20%作为临界点的原因:根据审计经验和人们普遍对风险的心理承受能力)
2.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通过测算毛利率,各项用度与主营业务收进的比例,其他业务收进、营业外收进、投资收益与主营业务收进的比例,近三年同类指标变动率,进行分析性复核。将上述指标与同行业均匀指标相比较,把握其变动趋势,分析变动原因。一般来说,若企业各项指标高于或低于均匀指标20%以上,而且没有公道解释,则重大错报风险较高;若偏离幅度在10%至20%之间,重大错报风险可评估为中级;若偏离幅度在10%以下则风险可评估为低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