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政府绩效审计(2)
2016-04-09 01:00
导读:1.加强审计宣传,树立绩效审计观念。加强政府绩效审计宣传是树立绩效审计观念的方式之一,绩效审计的宣传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如领导在重要工作会议上提
1.加强审计宣传,树立绩效审计观念。加强政府绩效审计宣传是树立绩效审计观念的方式之一,绩效审计的宣传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如领导在重要工作会议上提出、开展专业
培训班、通过媒体宣传等,通过宣传,让绩效审计的理念深进人心。
2.深化我国政府体制改革。深化政府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公共财政,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政府关系,优化政府结构,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政府部分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状况,有利于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经济,促进政府审计由纯粹的监视机制向完善的公共财产激励约束机制转变,从而解决制约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发展的深层次体制题目。政府部分效率的进步可以促使其致力于公共财产效益的进步和社会福利的改良,进而也会更加重视审计部分对公共受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效益性、效任性的审计。这样,政府绩效审计也会得到深进发展。
3.完善绩效审计的法律法规。法律法规是开展政府绩效审计关键的一环,由于依法审计是审计的基本原则,只有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把绩效审计确定下来,审计职员在进行审计时才有法可依。因此,我们要认真总结在政府经济责任和专项资金审计中取得的绩效评价方面的经验,结合财务收支审计的审计准则,制定比较系统、操纵性较强的政府绩效审计准则。在准则中要对绩效审计对象、审计目的、审计程序、审计报告基本形式等作出规定。同时,建立一套科学可行的指标评价体系也是开展政府绩效审计刻不容缓的措施之一。另外,针对弹性较大的、轻易使公平性受到损害的项目或领域,要通过认真总结经验再作一些补充性质的规定,来不断的完善。
4.优化审计职员结构,进步审计职员素质。与财务收支审计相比,绩效审计需要较高要求,如需把握公共治理学、电子计算机、工程学、
心理学等方面知识,而现有审计职员大都缺乏这方面知识。因此,应对现有审计职员进行强化培训,以进步审计职员的理论素质和业务水平,增强政府绩效审计能力。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参考文献:
[1]周汉庭.中国政府审计学.延边出版社,2005.
[2]汤土云.政府绩效审计.苏州审计,2007,(12).
[3]曾圣鸿.科学发展与政府绩效审计.人民网,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