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属高校内部审计现状及发展研究(2)
2016-06-25 01:01
导读:二、取得的经验 (一)实施规范管理,保证审计质量 许多高校在坚持审计工作法制化、规范化的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如某高校(天津师范大学)审计
二、取得的经验
(一)实施规范管理,保证审计质量
许多高校在坚持审计工作法制化、规范化的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如某高校(天津师范大学)审计处按照《天津教育审计规范》的要求基本达到了审计作业程序化、审计文书格式化、审计档案的标准化及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责任化的要求,他们还建立了审计人员管理台账和后续教育档案,对审计人员实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培养和教育。又如某高校(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在学院有关处级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办法中对党政部门领导及教学单位的系主任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做出了具体的规定。不仅指导审计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而且使领导干部在履行经济职责时有了遵循的依据。
(二)实行“内引外联”,防范审计风险
许多高校在开展审计工作时,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和工作理念,加强与校外部门的工作结合。如某高校(
天津财经大学)审计室与河西区人民检察院携手共同开展“十五”扩建重点工程项目专项预防工作。起草《工程建设项目廉政
责任书》及《工程建设项目监理廉政责任书》,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廉政共建使基建、维修等部门干部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明显增强。审计室还与银行进行工作结合,引进银行到财务部门现场办公,实现财务现金零库存,避免了现金的流转风险。
(三)建立审计网页,增加审计透明度
一些高校建立了审计网页,加大对审计工作的宣传力度。某高校(
天津科技大学)还将审计工作的进展情况在网页上公布,使被审计单位能够及时了解审计工作的进展情况,同时审计工作的开展也受到相关部门的监督,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审计人员对规范程序、提高工作质量的重视程度。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四)实行专兼职结合,加强审计力量
许多高校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结合自身特点,总结出了好的工作方法。一些高校专职审计人员少,但他们充分利用兼职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既做到了优势互补,又保证了审计工作质量,同样取得了不俗的工作成绩。例如某高校(
天津中医药大学)虽然只有一名专职审计人员,但聘有六名兼职审计人员,且所有兼职人员均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及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审计处在下发审计通知书时将审计人员的专业技术职称等资质予以标明,不但促进兼职人员尽职尽责,而且提高了审计的权威性。学校为使兼职审计人员发挥应有的作用,将参与审计工作的经历作为其职称评定的一项工作业绩。
三、存在问题
(一)合署办公式的机构设置影响了审计职能作用的发挥
《天津市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第六条规定“内部审计机构在本部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的领导下,独立开展审计工作,对本部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负责并报告工作,同时接受国家审计机关和上级主管部门内部审计机构的业务指导和检查。”天津市属高校只有35.3%独立设置审计机构。纪检是党委部门,审计是行政部门,审计与纪检合署办公使得审计工作易受纪检的影响而成为纪检工作的一部分。这种机构设置不能适应审计工作的需要,影响了审计职能作用的发挥,难以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
(二)审计人员编制的有限影响了审计质量的提高
从调研中了解到的情况可以看出,高校内审人员的素质较高,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占到了90.5%,中级及以上职称占72.1%。然而由于内审人员编制的限制,人员的不足大大影响了审计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及审计工作质量的提高。随着高校办学事业的发展,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高校内审部门所面临的工作任务越来越重,审计事务越来越繁杂。因此,充实高素质的审计人员力量已成为保证审计工作质量的当务之急。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三)审计领域有待进一步拓宽
某些高校未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某些高校未开展建设项目审计,并且未建立相关的审计制度,或者建立了审计制度但没有随着学校的发展进行更新,已失去时效性。因而相关领域的风险没有得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