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审计应充分发挥免疫系统功能作用促进企业(2)
2016-06-26 01:01
导读:(四)关注重大违法违规行为强化权力监视。从目前来看,固有企业领域内还存在着一些企业治理不善、违规决策或决策失误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及损失浪费的题
(四)关注重大违法违规行为强化权力监视。从目前来看,固有企业领域内还存在着一些企业治理不善、违规决策或决策失误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及损失浪费的题目,以及一些重大违法违规题目及经济犯罪案件,危及国有企业的生产和发展。企业审计在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同时,应力于揭露和处理重大违法违规行为,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视,规范治理行为。审计查处题目之余对案件加以剖析,提出健全内部监视治理机制,强化权力制约等建议,切实促进企业加强治理。
(五)关注宏观制度、体制和机制中存在的题目和风险。审计作为国家一项重要制度,不仅要在微观层面发挥作用,更应在宏观方面发挥作用。企业审计同样要以微观审计为基础,着眼宏观,服务全局,及时发现和揭示影响经济社会运行的风险的题目,并为国家高层提出决策建议。如调查盐业体制治理中的政企不分、计划执行治理混乱缺乏监视、食盐销售回扣、产业用盐治理混乱等题目,建议国家有关部分制订食盐治理措施并研究修订《盐业治理条例》和《食盐专营办法》等法律法规,理顺国家盐业治理体制,促进食盐专营政策贯彻落实。 三、促进企业发展需要转变新的企业审计模式
(一)审计关口前移,加强事中、事前审计。当前,审计部分对企业的审计主要实施事后审计模式,包括财务收支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应该肯定,事后审计在摸清家底、查错纠弊等方面有着不可替换的作用,但摸家底、揭题目不是审计的终极目的。企业审计的总体思路应该以审计为手段,促使企业治理水平的进步、经济实力的增强。要从源头上、制度上防止企业盲目决策、违法乱纪以及治理水平低下等现象的产生,企业审计就要把审计关口向前移,加强事中、事前的审计监视,建立长效审计模式。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二)改进工作方式,注重审计时效。
一是建立信息互通机制,增强主动性。要加强事中、事前的监视,就必须在企业与审计部分之间建立一种日常联系机制,做到会计信息共享,并指定审计职员对口联系若干重点企业,联系机制力求持续性、务实性,杜尽形式主义。变过往的“要我审”为“我要审”。
二是突出重点,搞好服务。由于各方面的局限,审计部分对企业日常监视不可能面面俱到,审计工作重点应该是促使企业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内部控制制度、科技创新制度和重大决策程序,重点是对制度与程序的执行情况的监视。使企业日常经营治理行为制度化、规范化,重大经营决策科学化、***化。通过日常审计,把一些苗头性的、倾向性的不利于企业发展的题目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做到防患于未然。
三是积极参与市场经济环境建设。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与外部经营环境息息相关,作好信息反映工作,把企业存在的题目和治理经验及时报告给政府决策部分,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真实、翔实的依据。
(三)全面落实审计考核指标。考核指标是衡量审计工作成绩的标准。对考核标准的落实与评价直接影响到审计成绩的价值取向。目前企业审计结果落实的比较好的指标有:纠正违规金额、查出损失浪费金额、发现大案要案线索数目、移送案件数目。这些指标主要考核“查错纠弊”这一审计职能完成的好坏,而对于促进增收节支金额、提出被采纳的建议条数等预防性指标则往往被忽视,这不利于审计部分加强“促发展”的力度。建议审计部分在全面落实考核指标的同时,可以在促进企业发展考核指标上作一些探索,如增加“定期提供企业经济运行审计报告”、“防止决策失误挽回的损失金额”等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