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两个着力点” 深化房地产信贷审计(2)
2016-09-13 01:42
导读:三、坚持认识的观点,客观地反映审计情况 对被审计单位作出客观、公正、准确的评价,是审计质量的核心。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
三、坚持认识的观点,客观地反映审计情况 对被审计单位作出客观、公正、准确的评价,是审计质量的核心。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和发展理性认识。对审计工作而言,最主要的就是去研究,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看到本质,理出头绪,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被复杂现象所困惑,这就要求通过缜密详细的调查取证,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加工,研究发现事物所蕴藏的内在联系,找到问题的症结。 一要全面的了解情况,不能偏听偏信。对审计工作来说,不能局限于被审计单位的账簿和有关文件,而要多点办案意识,通过分析性复核,观察询问,对被审计单位的全面情况进行调查,并在审计工作日记、审计工作证据里反映这种过程痕迹,比较系统地反映出被审计单位的重要情况。 二要如实地摸准情况,不能被假象蒙蔽。反映在审计工作中,就是要求审计人员善于透过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账册资料,发现蛛丝马迹,将隐藏得较深的违规违纪问题查个水落石出,要真正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这就需要我们做大量艰苦细致甚至危险的工作。 三要恰当地陈述情况,不能有事无情。审得出来、说得清楚、写得明白是审计人员的一项基本素质。审计人员不仅要有以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语言反映事实的功夫,而且要抓住要害,分清层次,有情有节,把事实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陈述清楚,避免长篇大论,不得要领,或是数字堆砌,缺乏性质、情节和后果等内容陈述,审计问题的定性处理。 四要深刻地揭示情况,透过现象看本质。审计不能就帐看帐,就事论事,要用联系的、全面的观点情况和。有时碰到一些特别敏感的资金,要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尽力将问题弄得水落石出,不能对方回答不清楚,审计人员也就跟着说不清楚,这样审计监督很难到位。审计职业要求每个审计人员都要有究根求源、一查到底的责任感,不能患得患失,顾虑重重,畏首畏尾。
四、坚持联系的观点,准确地作出评价处理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整体,开展审计工作也要一以贯之地坚持联系的观点。 一要联系审计监督的职能。审计机关的首要职责是代表国家和人民行使财政、财务收支监督的职能,一切工作都应当联系监督职能这个问题,视发现问题、揭露问题为第一要务。国家设立审计机关,就是要我们审计人员看护好国家财政收支的,看护好纳税人的钱是怎么用的。所以,我们要切实履行好职能,勇于承担责任,敢于动真碰硬,不怕得罪人。 二要联系改革的实际。这就是经常说的,审计工作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比如有一些审计项目,被审计单位往往涉及税收优惠与偷漏的情节。如果孤立地想问题,也许审计的定性处理是有理有据的。但可以向更了解内情的税务部门咨询与沟通,了解国家有关优惠政策情况,然后再作定论,可能会更好。这个时候,就要吃透政策的原意和全部条文,并站在服务地区发展的大局慎重考虑,妥善处理。 三要联系历次审计情况。现在,被审计单位为什么会出现屡审屡犯的情况,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审计往往孤立的进行,不去联系以往的处理处罚情况。有的问题过去审计已经指出来过,这次审计又出现了,那定性就多了一个加重情节,处理处罚就应该不一样。因此,在实施审前调查、编制审计实施方案时,应当调阅以往审计情况的资料,以供本次审计时,有屡犯情节的应当在审计报告中反映出来。 四要联系执纪执法部门掌握的情况。这是发现问题和线索的一条捷径,可以有目的地实施审计,少走很多弯路。有些人习惯于查出违纪线索向执纪执法部门移交,而不习惯从执纪执法部门那儿共享信息资源。执纪执法部门掌握的情况,也是建立在群众反映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有的问题是囿于查账技能和技巧,难以进行下去的,这却是审计的强项,如果把它突破了,执纪执法部门高兴和欢迎,也更能体现审计的价值。 五要联系事情的前因后果。同是挪用专项资金,一个是为了发放拖欠的公务员工资,一个是用于购买小汽车或挥霍浪费,而专项资金又具有不同的性质和情况,那么事情的性质就会是不一样的,处理的轻重也自然不一样。在审计处理时,一定要弄清事实、证据、情节、后果、等主客观要件,将审计处理处罚建立在法规允许的基础上,做到依法审计,客观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