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绩效审计的经验及鉴戒(2)
2016-09-22 01:19
导读:3.审计项目涉及范围广泛 选择合适的审计项目是使绩效审计充分发挥促进和进步公共部分治理水平作用的条件。澳大利亚审计署 年度 工作计划 是在征求议
3.审计项目涉及范围广泛
选择合适的审计项目是使绩效审计充分发挥促进和进步公共部分治理水平作用的条件。澳大利亚审计署
年度工作计划是在征求议会公共会议、审计联合委员会、议会其他专门委员会意见和其他政府部分意见以后确定的。在实际的绩效审计工作中,澳大利亚政府根据不同年度的社会经济发展重点和政府治理的情况,确定了不同的年度绩效审计项目。从审计内容的侧重来看,或关于一个政府部分或单位治理活动的某个方面,或对多个政府部分的同一或相似的治理活动进行审计,即一般绩效审计和综合绩效审计。
4.完备的审计信息公布制度
根据相关法律的要求,澳大利亚审计署和澳大利亚其他政府部分、单位一样,在每一个财政年度结束后,要按同一格式要求编制年度报告,报告的内容包括审计长意见、审计长及审计署的职责、作用、组织机构、工作任务、年度任务完成情况、内部治理情况和财务收支情况等,并于每年10月末之条件交议会审议并向社会公布(其中涉及国家秘密的内容除外)。充分利用审计署网站的作用,向社会公众发布审计信息——各项审计报告,审计发展规划,年度审计计划、审计准则等内部治理文件和审计长讲话等,因此社会公众可在网站上找到十分丰富的审计信息。
二、对我国开展绩效审计的建议
1.从立法角度看,我国审计法中仅在第二条规定了审计机关依法对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正当和效益进行审计监视,但是并没有把审计明确的划分为财务报表审计和绩效审计,对具体如何实施绩效审计,绩效审计的具体对象、范围等也没有作明确的规定。这种绩效审计法律定位不清、进展缓慢、成效不明显等状况与我国现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需求不相适应。因此,鉴戒澳大利亚等国家在审计法律中对财务报表审计和绩效审计明确定位的经验,我国应从立法的高度,将我国国家审计明确的划分为财务报表审计和绩效审计两类,并明确规定财务报表审计应对部分单位整体财务状况发表审计意见,为绩效审计提供真实、正当的条件,从而为我国国家审计机关开展绩效审计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同时应明确规定绩效审计目标、内容、范围、标准、方法。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2.在我国的实际审计工作中,很多审计职员从绩效审计的字面理解,片面地以为绩效审计就是对被审计单位的效益进行的检查评价活动,没有能熟悉到绩效审计还包括对效率和效果的评价,因此在绩效审计实践中,审计职员一般着重于对经济效益的评价,而没有能从“三E”的角度全面地开展绩效审计。我们可以鉴戒澳大利亚等国家开展绩效审计的经验,在诸如审计法等审计法规中对绩效审计的内涵做出明确规定,从而明确绩效审计应包括经济性、效任性、效果性三个要素,这是全面进行绩效审计探索和实践的基础。
3.在实践中,很多审计职员在绩效审计的方面存在两种模糊的熟悉,一是以为绩效审计就是评价一个单位的经济效益,进而带来没有同一的
评价指标等;二是以为绩效审计需对政府的绩效情况进行全面评价,进而带来全面绩效评价很难进行等题目。实际上,从澳大利亚等国家绩效审计的内容来看,绩效审计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并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单位的经济效益的评价,而是对一个部分或单位某一方面职责的履行情况进行评价或对多个部分或单位的相同或相似职责的履行情况的评价。我们应该在绩效审计实践中开阔思路,增强信心,选好项目,然后根据工作重点和物质、人力资源,确定目标、范围、,有条不紊地进行效益审计工作。
4.以我国审计工作现状结合国外审计经验,我国应加快落实“五年规划”提出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将所有审计结果,除涉密内容和不宜对外表露内容外全部对公告。例如:可采取在报刊上公布内容摘要、在网站公布全文等方式,大力加强审计部分网站建设,将其建成审计信息资源库,成为审计部分联系其他相关单位和社会公众的桥梁,在这方面,我国深圳市审计局的工作已经初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