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林业重点工程资金的效益审计(2)
2016-09-24 01:00
导读:由于政府代表国家意志行使公共财政资源的筹集、使用和治理的权力,所以必须受到资源提供者、公众及其代表国家的法令、合同协议及其他约定的限制,必
由于政府代表国家意志行使公共财政资源的筹集、使用和治理的权力,所以必须受到资源提供者、公众及其代表国家的法令、合同协议及其他约定的限制,必须对资源使用的性、有效性和使用效果负责。这就是广泛存在于政府及其治理当局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公共受托责任。随着公共受托责任观念的不断增强,公众对政府审计的要求不只是停留在对财政收支的真实性和正当性的审计上面,他们更关心的是财政支出的效果这个根本性的。
二、开展林业重点工程资金效益审计的有效途径
林业重点工程资金效益审计是一项十分复杂的
系统工程,需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是解决好此题目的必经之路。
(一)林业重点工程资金效益审计的内涵
经济性、效任性和效果性是效益审计的本质,结合林业重点工程资金的使用,对林业重点工程资金效益审计的内涵表述如下:
“经济性”是指被审计机构或项目活动的投进和产出关系,反映公共资源使用的经济与公道程度,一般以资源投进为衡量的依据。林业重点工程资金的经济性,是指在保证质量的条件下,将其资源消耗量降到最低水平;“效任性”是指产品、服务或其他形式的活动与其消耗资源的关系。林业重点工程资金的效任性应该是在保证质量的条件下,以一定的投进实现最大的产出,或实现一定的产出使用最少的投进;“效果性”是指预期目标(包括预期成果或预期)的实现程度,一般以预期目标为衡量依据。林业重点工程资金的效果性即产品、服务和其他形式的活动在多大程度上达到既定的政策目标、经营目标及其他的预期效果。
(二)制定的资金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效益审计评价指标是指审计机构和职员在进行效益审计时所采用的能够反映被审计事项效益某一综合数目特征的概念和具体的数值。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是指将若干相互之间具有联系的效益指标组成能够反映被审计总体内在效益本质特征的有机整体。审计机构和职员在效益审计过程中能够通过对效益指标体系指标的运用,把握被审计事项效益的基本情况;能够对被审计事项的经济性、效任性和效果性做出正确、公道的判定;可以和揭示被审计事项存在的题目,借以查明产生效益题目的主要矛盾所在和影响效益变化的基本因素有哪些,从而为政府及相关部分制定公共财政政策和法规提供有用的依据,为促进被审计单位改善治理、优化资源配置、节约本钱、进步效益提出建议和对策。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由效益评价相对指标、效益评价均匀指标和效益评价指数三部分构成。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由于林业重点工程资金投进的政策性强,主要作用是有助于宏观经济的调控,项目本身投进的效益相对较低,考核和评价的指标相对复杂,这是实践中的难点。可以通过建立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指标体系及指标评价体系,提供其评价标准。但是,六大重点工程各有特点,标准很难同一,这又为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出了困难。
根据林业重点工程的特点,在建立指标体系时,应遵循如下原则: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原则;效益与公平相结合的原则;长期效益与短期效益相结合的原则;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协调的原则。
(三)整合专业审计资源
对林业重点工程资金的效益审计,应该说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林业的特殊性以及效益审计的全新性都对审计职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要大量运用本钱——效益分析法等专业的审计以及宏观经济知识,解剖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评价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对林业专业知识要较好地把握。因此,要求审计职员要积极鉴戒国外的审计理念,认真先进的成功经验,充分考虑效益审计的实际需要,重新整合审计气力,促进审计职员综合素质的全面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