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政府绩效审计环境比较(2)
2016-09-25 01:02
导读:三、 环境 国际经验表明,与绩效审计有关的立法是绩效审计产生和的直接条件。无论是在哪一个国家,它总是依法而建立,依法而开展,而不能自发地产
三、 环境 国际经验表明,与绩效审计有关的立法是绩效审计产生和的直接条件。无论是在哪一个国家,它总是依法而建立,依法而开展,而不能自发地产生和存在。在西方国家,有相关的法律对审计机关应该干什么和不能干什么规定得非常具体。 在印度,由财务审计向绩效审计发展,始于20世纪60年代,促进其发展的原因有二:一是《宪法》和《审计法》确立了主计审计长工作的独立性,使他有权审定这些变革;二是得到了立法机构——公共账目委员会的积极支持。20世纪70年代,印度最高审计机关在审计、、质量方面采取一些新举措,改进了审计工作,突出了绩效审计的作用,从而使政府绩效审计得到长足发展。此外,印度主计审计长公署已出版了一系列有关政府绩效审计的审计标准,指导方针和手册。 我国固然从1983 年景立之初就规定对国家的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正当性和效益性进行审计,在1994年颁布的《审计法》中又作了进一步的明确,但是其中关于效益审计的规定相当笼统和粗略,不具有操纵性,实际审计中的很多无法遵循。因此,在我国开展政府绩效审计,需要尽快修改《审计法》及实在施条例,明确和强化绩效审计监视的法律地位,规定绩效审计的种类,增强审计机关绩效审计监视权的效率和效果,制定绩效审计的一般准则、现场作业准则、报告准则等。
四、 技术环境 印度是世界上的大国,一直重视与科技的发展,尤其在各类机软件开发方面已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印度作为世界第一大软件生产国,越来越多的政府部分和公营加大了对计算机系统的投资,广泛使用信息处理系统,使得计算机系统的审计已经十分必要。由于计算机的不断增多,将计算机用作审计工具变得非常现实,应用价格低廉的
计算机技术开发通用软件和审计软件,以及计算机之间更好交流的潜力都有助于向审计职员提供计算机方面的支持。印度审计部分已经开始对被审计单位计算机系统进行审计,一是对系统开发生命周期的审计;二是对IT系统的绩效审计。 相对于印度而言,我国还处于计算机审计应用的低级阶段,各类应用还没有脱离原有的传统审计方法,在基层审计机关主要还是以手工方法为主。 政府绩效审计具有很强的技术性,从世界范围看,科学技术发达的国家,其绩效审计开展得较好。由于绩效审计主要是对活动的效益性进行审查评价,而对效益的
评价指标众多,这些指标需要借助计算机分析处理,较多的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等数据分析软件,这对审计职员的素质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我国以账项为基础的审计科技含量和知识含量均较低,审计职员仍大量采用传统审计方法,信息化程度不高,计算机主要用来回集数据,财会软件、审计软件、治理软件运用很少,仍然是一个手工化程度较高的劳动密集型工作,这必然增加审计本钱,导致审计效率不高,制约了绩效审计的开展。因此,我国的计算机审计亟待强化与晋级。 综上所述,要使我国的绩效审计得到长足发展,首先要建立我国绩效审计的法制体系。目前,我国实际工作中已经注重了绩效审计的立法,2003年审计署发布的《审计署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把“积极开展效益审计,促进进步财政资金的治理水平和使用效益”作为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并明确夸大要“实行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正当审计与效益审计并重,逐年加大效益审计气力,争取到2007年,投进效益审计气力占整个审计气力的一半左右”。2005年通过的《审计法》修订征求意见稿第二十八条规定,审计机关对审计法规定的审计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视时,应当关注经济效益、效益、环境效益情况。并且,审计署将根据审计法修订的主要内容,适时提出相关的配套措施,尽快组织修订起草《审计法实施条例》和《经济责任审计条例》以及相关审计准则。因此,政府对绩效审计的重视将会使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法制建设指日可待。 其次,实际工作中的效益审计经验。如2005年广东省财政预算报告把所有的政府财政预算,结算的每一个项目,全部列出一个明细,这就使得财政预算公然、透明,把很多常年习惯的但是很不公道的弊端全部暴露出来,这对于进步财政资金的效益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再如深圳是我国开展政府绩效审计较早的试点城市,涉及治理体制、运行机制、公共资源和财政资金治理等诸个方面。这些实际经验不断可以对进一步实施绩效审计提供指导,还是
培训审计职员宝贵的资料来源。 最后,加大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力度,我国不管是财务审计还是效益审计,审计职员在运用计算机审计方面都比较薄弱,特别是绩效审计,由于更多的需要进行定性分析,对数据的提取及建模有一定要求,因此,加快计算机审计人才培训、进步计算机软件运用对我国绩效审计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