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银行内部审计在风险性监管中的杠杆作用(2)

2016-11-01 01:00
导读:四、发挥银行内部审计的杠杆作用,当前我国银监会与银行应采取的措施 为了保证银行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及很多国家的监管部
四、发挥银行内部审计的杠杆作用,当前我国银监会与银行应采取的措施  为了保证银行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及很多国家的监管部分及银行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风险性监管正在我国逐步实行,当前银监会与银行应采取积极措施发展银行内部审计,为风险性监管的有效实行创造条件。  (一)银监会  1.出台针对银行内部审计的指引。目前监管部分对银行内部审计的规定只是在有关银行内部控制等文件中简单涉及,操纵性不强。各家贸易银行都是根据自己的情况制订内部审计的具体办法。银监会需要结合银行业特点,参照审计署及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关于内部审计的规定制订针对银行内部审计的指引。其主要内容应包括两部分:第一,关于银行内部审计的有关要求。如内部审计的目标、方法、独立性、职员素质、银行治理层在内部审计建设中的责任、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及监管检查职员间的合作与交流、信息技术等特殊领域的审计等。第二,监管当局如何对银行内部审计实施监管。如检查的原则、方法、评估的标准与等级等。指引既能作为检查职员评估银行内部审计的依据与指导,也能作为银行治理层及审计职员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及进行自我评估的重要参照物。  2.建立对银行内部审计的监视与评估。银监会尚未开展专门针对银行内部审计的检查及评估。只有在出台前面所提指引的基础上加强对银行内部审计的监视与评估才能真正进步银行内部审计的水平。可采用的方式主要有:举行周期性的会议、现场评估、制订银行内部审计职员向监管者报告制度、利用注册师审计获得有关内部审计的信息等。将对银行内部审计的检查及评估作为风险性监管的每个监管周期的基础性工作。同时要保证监管职员能充分而及时地接触到银行内部审计资源,如审计职员、工作底稿、工作计划、方法、报告及预算等。检查及评估的有:内部审计的质量及范围、审计职员及其治理部分的能力等。假如评估结果为不可信赖,监管职员应调整检查范围,并就相关同银行有关部分进行交流,同时向监管部分汇报以确定采取适当的措施,并将对内部审计的评估结果直接反映在银行风险评级体系的治理成分等级及综合等级中。检查报告中应包含对内部审计充足性的评论、存在的重要题目及推荐的改进办法等。  3.建立与银行内部审计、外部审计部分间的交流与合作。监管部分与银行内部、外部审计职员间的合作是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多年来一直提倡的,已在很多国家收到了成效。同国外相比,目前我国在这方面差距很大。所以银监会在推行风险性监管时应建立与三方审计部分间的交流与合作,充分调动各方的气力。监管者应定期同内部审计治理者讨论共同关心的题目。如监管政策对银行风险治理系统的、监管中发现的题目等。理想状态是监管者并不需要检查所有的银行内部审计报告,但必须建立同银行内部审计部分的经常性会晤,以体现服务为主,监视为辅的监治理念。外部审计需要评价并利用内部审计工作。以银行为主的审计是国家审计的重要内容,同时国家审计依法对国有银行的内部审计进行业务指导和监视。随着我国银行上市步伐的加快,会计师事务所在银行审计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监管部分可利用这两种外部审计气力从另一个角度对银行内部审计进行监视和指导。  (二)银行  近年来,我国很多银行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有了很大加强,但如发挥其在风险性监管中的杠杆作用,银行内部审计还急需。  1.确立内部审计在银行风险治理中的重要地位。风险治理已经被国内银行提上了重要位置,很多银行都设立了专门的风险治理部分,但内部审计尚没有在风险治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国外银行内部审计的职能不仅是监视,更重在评价与建设。但我国银行内部审计缺乏评价与建设职能。以一项制度的建立与执行为例,国外银行内部审计在其建立时就可以评价该制度的公道性,而我国银行内部审计只能在该项制度建立后,评价其执行是否合规。审计的层次低,因而在风险治理中作用小。所以当务之急是要通过进步内部审计在风险治理乃至整个银行中的地位,进步内部审计的目标定位,促进其作用的发挥。  2.拓展审计领域,充分发挥银行内部审计在风险治理中的作用。内部审计可以评估银行风险识别的充分性、风险衡量的恰当性及风险防范的有效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从而发挥自己在风险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在当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需求日益复杂的情况下,银行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风险治理的关键在于防范。事前、事中的风险评估已成为国外银行内部审计的重要内容,由于只有这样才能及早确认风险,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但目前我国银行内部审计尚处在查错防弊、开展合规性审计阶段,局限于对经营部分及营业机构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开展各项业务情况的事后审计等,而对于相关决策部分经营战略确立的恰当性、规章制度制订的公道性、新产品新业务设计的完善性缺乏风险评估。例如很多银行往往是先有新产品、新业务,再有风险治理程序和控制方法。甚至是只有出了风险,银行才会制订相应的治理程序。审计的层次低,在风险治理中的作用十分有限。因而今后应积极拓展内部审计领域,夸大事中及事前审计,要确保在经营战略的确立、规章制度的制订、新产品及新业务的设计过程中就有适当的风险治理程序和控制方法,使内部审计能够通过风险评估的结果、建议直接影响银行经营政策的制订,确保银行风险治理目标与业务发展目标的一致性,力求从源头上加强银行的风险治理,使银行真正做到“风险先行”。这种工作重心的前移,不但能使内部审计避免出现只重视细枝末节,忽略了主要风险的情况,而且有利于提升其在银行内部风险治理中的重要地位,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风险治理中的作用。  3.严格区分内部审计部分与风险治理部分在风险治理中的权限与职责,保持内部审计的相对独立性。从国外的实践来看,随着银行内部审计在银行风险治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银行治理层甚至银行内部审计职员经常会难以区分风险治理部分与内部审计部分的职责,易把银行内部审计部分变成风险治理措施的设计与执行者,从而使其丧失独立性。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在内部审计程序、审计委员会章程、公司治理等方面应严格区分银行内部审计与风险治理部分的业务范围。  4.进步内部审计自身的实力。在方法上,实行风险基础内部审计。风险基础内部审计扩大并重新定位审计的范围从重在监控转向重在评估。同过往的审计方式相比,风险基础内部审计更加关注的风险治理活动,不但可以保证充分的审计覆盖面,而且对每一个领域都会根据其风险评价结果有不同的审计频率与深度,增强对风险的控制作用。在风险治理成为银行与监管当局关心的首要题目时,风险基础内部审计的发展成为必然。在手段上,要充分利用机审计,发展非现场审计。在职员素质上,除了需具备会计、审计、计算机、的相关知识外,应迫切进步风险治理知识水平。  5.内部审计职员要恰当处理与监管者、银行治理层及注册会计师间的关系。内部审计具有服务内向性的特点,内部审计职员既要借助与监管当局的联系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与权威性,更要与银行治理部分增进交流,加强理解。只有在得到治理部分理解与支持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发挥内部审计的杠杆作用。根据我国的现行规定,上市银行的财务报告需同时接受境内、境外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他们在审计方面有很多丰富的经验。内部审计在接受其监视的同时,应积极加强与其交流、合作,其先进的审计观念及方法,促进自身的发展。 
上一篇:建立审计机关内部业绩评价制度的建议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