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政府机构、项目绩效审计的必要性及其方法(2)
2016-11-30 01:02
导读:金融机构安全运行指标受金融监管这一变量影响最大,监管当局效率低下,治理工作不到位,监管资源损失浪费的现象,都会严重威胁金融机构安全运行,
金融机构安全运行指标受金融监管这一变量影响最大,监管当局效率低下,治理工作不到位,监管资源损失浪费的现象,都会严重威胁金融机构安全运行,诱发金融危机,从而导致国家政治危机。因此,正确分析监管当局监管绩效,堵塞监管漏洞,对于进步监管当局监管质量,进步监管当局监管能力,化解金融机构的金融风险非常重要,这样做也迫使监管当局难以寻找其他客观理由逃避监管责任。
(三)绩效审计的作用
绩效审计从传统的财务审计和合规性审计中脱颖出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多年来运用绩效审计促进了政府机构加强治理,尽全力进步其行政绩效。通过绩效审计政府机构治理工作明显得到加强,绩效审计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是督促政府机构以更低本钱实现法规或其他权力机构确定的目标。政府机构法定职责是权力机关制定的,也是人民群众赋予的,政府机构履行法定职责要牢牢围绕法规或其他权力机构确定的目标开展工作,通过绩效审计检查政府机构履行法定职责的绩效,就会让在其位不谋其政者和利用职权谋其私利者无法向人民群众交待,也让政府机构中的滥竽充数者无立身之地。
二是进步政府机构治理效益。绩效审计通过检查被审计单位治理效益水平,评价和整体治理效益的因素,找出进步政府机构治理效益的途径,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帮助政府机构精益求精工作,挖掘潜力,从而进步其整体治理效益。
三是为正确确定政府机构治理者业绩提供依据。国家资源的使用者对国家所承担的责任,不仅仅是要保证治理活动真实、正当,而更为重要的是要使用国家资源产生最大效益,这样才能算是真正履行法定职责。开展政府机构绩效审计确定资源治理者所实现的效益水平,通过检查挤掉部分政府机构浮夸绩效的水分,革除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恶习,为选贤任能制造公平、客观的环境。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三、政府机构、项目绩效审计的
由于绩效审计的敏感性和影响力,审计职员提出的审计报告的有关责任就更大了。这就要求审计职员选用的审计方法能够直接搜集、分析和说明手头的数据。可供审计职员选用的审计方法有:采访和调查,基本数据搜集、分析,非统计抽样和交易检查,组织和系统分析及各种形式的统计抽样和分析方法。我以为应重点把握以下三点:
(一)根据绩效审计的特点,制定不同项目的审计方案
治理审计则集中于对政府机构在达到其行政目标时对人力、设备和财产等资源利用状况进行审查。这种审计通常包括对政府机构的体制、程序及组织状况的考察。效果审计审查的是组织或项目的目标及这些目标的完成情况。绩效审计的上述特点是不能用传统审计所通用的方法来完成的,而应根据每一项绩效审计的特点,相应制定不同项目的审计方案。
(二)把握着眼点:项目目标
无论是治理审计还是效果审计都要把握项目目标,这是绩效审计成功的关键。首先要确定被审计项目在设立时,法定授权部分所要实现的可衡量的目标。把握项目目标,就可确定哪些绩效衡量标准。法定目标可以从很多方面来确定,包括确定项目的法规文件,法规文件的形成过程以及执行这些法规文件的具体规定。有时法定文件中关于项目的目标不一定描述得很清楚。在这种情况下,审计职员就不得不从其他文件中往寻找法定目标。治理被审计项目的单位也是审计职员了解法定目标的重要信息来源。被审计单位编制的年报、预算也都有助于了解项目的法定目标。其次是审计职员必须清楚被审计单位可在制定其工作程序和目标时误解或忽视了法定目标,这就可能导致实现了单位目标,而未实现真正的法定目标。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三)应用多学科领域的知识,采用的分析方法
绩效审计在国内外都是较新的领域,它实际上是对传统审计在逻辑上的延伸,同时它又是传统审计与其他领域的技术与的结合。这些领域包括:公共治理的绩效与预算制度;本钱效益与学的分析方法;应用统计学与机科学;心理调查技术与其他行为科学;包括科学在内的科学。从事绩效审计的职员除了具备学方面知识外,还应懂得上述其他方面的知识。运用多学科领域的知识,对审计目标进行考察,收集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为审计结论提供科学依据。如:进行治理审计时要对被审计单位资源取得、使用和治理进行分析,审计职员就要审查被审计项目物力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取得过程。审查物力资源时要审查取得物力资源的本钱用度,采购物资的本钱耗费是衡量采购工作绩效的主要指标。审查人力资源时要分析工资及福利待遇的用度。审计职员还要审查各项现有的治理制度,包括存货、职员、信息和会计等。审查资源的运用可能是治理审计中最难的部分。对资源的运用和分析不仅要对职员和设备闲置时间进行衡量,而且还要确定被审单位是否以经济和有效的方式运用其雇员和设备,任何一项治理审计都不能以尽对数目来衡量经济性和效益性。因此,在对任何公共部分进行治理审计时就不可能肯定地说这个单位有经济效益或没有经济效益,但是,治理审计职员是可以通过将被审计单位与其类似单位或公认一些标准比较而得出一些结论。进行效果审计时,当法定目标与项目目标均已确定,为了衡量是否达到目标的项目结果,审计职员应选择并分析那些可数目化的信息。在整个效果审计过程中,审计职员应尽全力确定项目活动与其成果的原因与效果之间的有效性与重要性。必须有充足与具体的资料证实其产出成果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