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层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留(2)
2017-01-27 01:02
导读:(二)留意审计证据的证实力。也就是说,审计证据必须具备客观性、相关性、充分性和正当性。 (三)留意采用多种方法取证。新的经济形势下,除审
(二)留意审计证据的证实力。也就是说,审计证据必须具备客观性、相关性、充分性和正当性。
(三)留意采用多种方法取证。新的经济形势下,除审计职员通常所用的检查方法以外,还应采用监盘、观察、查询、函证、计算和分析性复核等多种方法。
(四)留意审计证据的签名、盖章。审计职员取得的审计证据,应当由证据提供者签名或盖章;不能取得证据提供者签名或盖章的,审计职员应当注明原因。不能取得证据提供者签名或盖章的,该审计证据仍然有效。假如证据提供者对审计职员的认定有异议,审计职员应当进行核实。对确有错误和偏差的,应当重新取证。
三、审计日记、审计工作底稿质量控制中应留意的
(一)审计日记:审计日记制度是审计质量控制办法中的一个亮点,也是审计职员实施步骤变化最大的一个地方。编写审计日记应明确的以下题目。
1.审计组每个审计职员都编写自己的审计日记;
2.审计日记是从审计现场实施时开始,按时间顺序逐日编写;
3.审计日记按规定的格式编写,包含七个方面的;
4.编写审计日记的重点是审计工作具体内容。即一是审计事项的名称;二是实施审计步骤和;三是审计查阅的资料名称和数目;四是审计职员的专业判定和查证结果,这一点非常重要,它是判定审计职员专业水平的重要方面。也就是说,在过往查阅、摘抄被审计单位帐薄的基础上进行回纳和。
5.审计日记后一般不附审计证据。但是,假如审计职员以为某些审计证据重要,也可以附审计证据。
(二)审计工作底稿
1.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的条件。即“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以及对审计结论有重要的审计事项,审计职员应当在编写审计日记的基础上,编制审计工作底稿。”也就是说,在实施审计中发现题目的,对审计结论又有重要影响的就编底稿。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2.审计工作底稿的八要素。(1)被审计单位名称;(2)审计事项;(3)会计期间或者截止日期;(4)审计职员及编制日期;(5)审计结论或者审计查出题目摘要及其依据。即:简单描述审计结论或者审计查出题目的性质、金额、数目、发生时间、地点、方式等内容以及相关依据。(6)复核职员、复核意见及日期;(7)索引号及日期;(8)附件。
3.审计工作底稿后面,应附审计证据。
四、审计报告的质量控制应留意的题目
(一)新的审计报告所引起的审计文书的变化
1.新的审计报告是审计机关对外发布的审计结果文书。取消了“审计意见书”,保存了“审计决定书”,并将“审计建议书”和“移送处理书”合并为“审计移送处理书”;在内容上,包括过往的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审计意见书、审计建议书和移送处理书的全部内容。
2.新的审计报告要求明确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划分题目;
3.新的审计报告进一步夸大和规范了审计评价意见。也就是说,审计机关只对所审计的事项发表审计评价意见,对审计过程中未涉及、审计证据不充分、评价依据或者标准不明确以及超越审计职责范围的事项,不发表审计意见。
(二)三级复核制度和审计业务会议制度是进步审计报告质量的重要途径
1.二级复核制度即审计组组长、审计组所在部分、法制工作机构的复核。由于县区审计局职员有限,其内设部分或法制工作机构可能没有,但两级复核必须保证:一是审计组组长和审计组员之间的复核;二是审计局负责人对审计组的复核。
2.坚持召开审计业务会议制度。审计结束后,先由审计组召开审计业务会议,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形成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在征求意见后,由局领导召开审计业务会议,对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及被审计单位意见进行充分讨论,形成审计业务会议决定,在此基础上修改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和审计移送处理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