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报表舞弊审计思路战略调整初探(2)
2017-02-11 01:01
导读:1、管理层的态度、品行、声誉 管理层的态度、品行、声誉属于内部控制的控制环境,控制环境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其他控制能否实施或实施的效果,它也是
1、管理层的态度、品行、声誉
管理层的态度、品行、声誉属于内部控制的控制环境,控制环境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其他控制能否实施或实施的效果,它也是传统制度审计中与报表层次相关的固有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
若被审计客户的管理层对审计的态度表现得极不,如表示强烈反对,在收费方面施加不合理的压力,要求提交报告的时限过紧,对审计范围进行限制,员工被要求尽可能少地与审计人员作任何交谈;或表现出过分亲热或回避等异乎寻常、不近情理、前后不一致的态度;在管理层的品行方面,若伦理道德、法制观念淡薄,生活极度奢侈,表现出与其收入极不相称的生活标准,或出现个人财务危机等具备进行舞弊的动机;在管理层声誉方面,若曾有不诚实行为及其他试图进行欺诈的行为、甚至违法行为而受到媒介的批评,则审计人员应重新评估因管理层参与舞弊而增加的会计报表层次固有风险的可能性。
2、公司治理结构对管理层的约束
管理层操纵下的会计报表舞弊与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密切相关,它是管理层的趋利行为与特定制度背景下的产物。这里所指的制度背景或制度安排即是客户管理层所处的公司治理结构。管理层在其中主要负责主持的日常经营管理,执行董事会的决议、经营方针,提交年度报告等。所以在公司财务报告的供给链上,管理层扮演着会计报表直接编制者和提供者的角色,处于绝对的会计信息优势地位。它一方面使管理层成为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直接责任人,另一方面也是管理层操纵会计报表舞弊的有利条件。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的目标之一就是保证公司内部会计信息系统的正常运作,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防止管理层通过操纵会计信息欺骗投资者等相关利益群体。通过特定制度的安排对管理层形成的制衡机制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1)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对管理层的约束-董事会及其下属的内审委员会
董事会受托于股东大会对公司的管理层履行监督职责。董事会由内部董事(执行董事)和外部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