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审在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健全和完善(2)
2017-03-12 01:02
导读:2.效益审计 效益审计是内审工作的重点。现代公司必然以效益为核心,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所以开展以效益为目的各项审计工作大有作为。效益审计的范围
2.效益审计
效益审计是内审工作的重点。现代公司必然以效益为核心,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所以开展以效益为目的各项审计工作大有作为。效益审计的范围十分广阔,从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到公司重大决策都是效益审计的天地。
3.内控制度审计
对企业内部控制系统进行评价是现代内部审计发展的方向。现代化公司一般来说业务范围广,管理层次多,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要真正发挥审计的作用,利用检查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和有效的方法,对开展各项审计工作都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同时,对企业管理某一薄弱环节进行审计评价,提出建议,促进加强管理,堵塞漏洞,也是延伸审计触角,加强审计监督的有效途径。
4.经济合同审计
合同是企业经济往来的载体,是各种对外经济活动的法律依据。抓住经济合同这一环节,对合同生效前、合同履行过程中、合同终止时进行审计都是加强审计监督的有效途径。
5.经济责任审计
为确保企业下属各单位共同围绕总公司整体目标提高经济效益,明确下属单位主要领导人的责任,并对其任期内各方面的绩效进行审计评价,为组织人事部门培养使用干部提供依据。
6.法纪审计
接受公司领导的指令和有关部门的委托,开展对各种徇私舞弊行为的调查取证工作。
(二)审计范围
股份公司的审计工作量大,但审计范围较之控股公司来说相对较小,审计的主要对象是直属专业厂和全资子公司及其后者派生出的法人实体。而控股公司除对其直属专业厂,各类实业进行审计外,还必须根据集团内各成员企业的紧密程度,分别开展审计工作。对全资子公司、控股公司的审计,其中有计划单列的企业还要组织接受国家审计;对参股企业进行投资前的审计调查,合资期间的财务审计和停业解散时资产清算审计;对协作层企业进行专项审计调查。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三)改进审计方式
仅从就地审计来说,由于现代公司制度的基本理论支柱是法人财产权。相对于权利而言,现代公司的产权责任是我国企业历史上从未遇到的一项新事物。产权的授予者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十分关注其保值增值的状况。因此公司内部审计工作也从以往的财务收支的合规合法性逐步向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方面转移,尤其是资产审计工作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公司承担着对股东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资产真正的使用者如何管理好这些资产?这是内审首要检查的内容。因此,审计方式也必须从过去的翻阅账本表式转到真正走向现场清点资产,了解资产使用状况,投入产出状况和查阅分析账表相结合的方法上。
参考文献:
[1]杨厚芬.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的探讨.教育财会研究,2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