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析反审计能力及治理对策(2)

2017-07-02 01:31
导读:三、反审计能力产生的社会根源及其发挥作用的环境条件 1、反审计能力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笔者以为可以回纳为“无意识”、“潜意识”、“下
三、反审计能力产生的社会根源及其发挥作用的环境条件  1、反审计能力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笔者以为可以回纳为“无意识”、“潜意识”、“下意识”三种社会意识现象。  (1)无意识:自觉接受审计监视意识的缺失和对审计监视制度的模糊熟悉。20多年来的审计监视实践充分证实:《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审计监视职责是完全必要的,其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但审计监视工作存在盲区和薄弱环节,社会上仍有一些单位和个人没有意识到接受审计是法定义务;有些单位和个人对审计监视制度存在模糊熟悉,甚至以为审计是专门找茬的,以为审计会损害自身的既得利益,对依法审计存在逆反心理。  (2)潜意识:“官本位”意识对审计独立性的挑战。有着悠久的“官本位”意识直至法制日趋健全的今天仍然难以消除其社会心理积淀。固然法律规定“审计机关独立行使审计监视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但现实生活中,权力干预审计过程和审计结果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审计独立性仍然受到社会潜意识的公然挑战。  (3)下意识:既得利益的驱动和“执法不严”社会背景下的侥幸心理。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利益格式发生巨大变化,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催生诸多既得利益团体。审计面临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神圣职责,势必触及社会团体的既得利益;因既得利益驱动产生反审计意识及反审计能力,引发反审计行为不可避免。同时,“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社会现实滋生了既得利益团体的侥幸心理,企图通过拖延、拒尽、诉讼等手段来逃避审计决定的执行。  2、反审计能力发挥作用必须具备一定的环境条件,笔者以为可以回纳为审计法律环境、审计体制环境、审计技术条件、审计治理环境四个方面。  (1)审计法律环境:审计法律法规不完善,审计执行手段有限。《审计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对反审计行为的禁止性规定涉及较少,对其相关法律责任的规定又较模糊,法律法规赋予审计机关的强制执法手段也非常有限。针对被审计单位的反审计能力及行为,审计职员往往难以运用审计执法手段应对自如,面临执法尴尬。反审计能力及其行为却因此钻了法律空子而大行其道。  (2)审计体制环境:现行双重领导的治理体制存在严重缺陷,地方政府左袒地方局部利益的倾向明显。由此产生的权力干预审计过程及审计结果现象成为一种必然。反审计能力物化出来的请求政府协调、权力干预、利益交换等行为也就成为依法审计过程中极不***的“音符”。  (3)审计技术条件:审计技术创新不平衡,审计取证技术手段存在局限性。由于风险基础审计模式没有全面推开,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仍为主流审计模式,机辅助审计技术方法的推广运用范围也很有限,审计取证技术手段仍然没有完全脱离传统技术手段,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就给反审计能力发挥作用留下了“技术空档”,究竟运用传统审计技术手段取证难度要比运用技术手段取证难度相对要大,运用传统技术手段获取的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可靠性相对较差,反审计行为在此条件下轻易得手而达到其非法目的。  (4)审计治理环境:审计治理水平参差不齐,审计项目计划治理、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审计队伍建设与治理存在薄弱环节。上述审计治理工作中薄弱环节的客观存在给反审计能力发挥作用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反审计能力对依法审计能力的进步,对审计治理工作的规范化、化构成了严重挑战。  四、治理对策的相关探讨  反审计能力是依法审计必须逾越的一道屏障。对其物化行为进行控制和综合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人民政府及各界共同努力,更需要国家审计机关认真对待并治理对策。  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目标的实施。贯彻科学发展观,建想法治政府,形成“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环境,充分发挥审计在“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应有作用。  2、加强审计法制建设,改善审计执法环境,完善审计执法手段。尽快修订出台新的《审计法》及相关配套的法规规章,完善适应新形势的审计执法手段体系,赋予审计机关与新形势相适应的权利和职责。  3、从实际出发,改革现行审计治理体制,强化国家审计独立地位。通过体制改革,减少地方审计机关外来的各种压力和阻力,改变因反审计能力发挥作用而带来的审计工作的被动局面,真正实现和强化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4、改进审计技术方法,完善审计技术手段,提升审计工作质量和效能。积极尝试风险基础审计等先进的审计模式,积极推广和运用抽样审计、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风险和评估等现代审计方法,大力普及计算机辅助审计并进步联网审计水平,实现审计取证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从技术方法和技术手段上不给反审计能力及其行为以可乘之机,全面提升审计质量和工作效能。  5、改革审计治理方式,进步审计治理水平,切实增强依法审计能力。改进审计项目计划治理,增强审计项目计划的科学性、可行性和严厉性,克服随意性,避免短期行为化;科学把握审计质量控制点,规范审计行为,在审前调查、审计取证、审计日记、审计复核等环节加强质量控制,建立审计质量责任追究制度,防范审计风险;强化审计队伍建设与治理,科学整合审计人力资源,健全风险激励机制,硬化纪律和职业道德约束,从治理环节铲除反审计能力发挥作用的土壤。同时,敢于发现,揭露题目,抓好整改,认真督促审计决定的执行,从根本上增强依法审计能力,也是对反审计能力及其行为最好的控制和治理措施。
上一篇:我国高校投融资绩效审计的理论框架初探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