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报告的产权分析与审计关系重构(3)
2017-08-04 06:53
导读:综上可知,审计报告公共物品属性带来的外部性是导致诸多不良后果的主要原因,而现行的两种产权安排却无法消除这种。德姆塞茨以为,产权的一个主要
综上可知,审计报告公共物品属性带来的外部性是导致诸多不良后果的主要原因,而现行的两种产权安排却无法消除这种。德姆塞茨以为,产权的一个主要功能是引导人们实现将外部性较大内在化的激励。这可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产权能够减少不确定性和降低交易用度,二是产权能够将外部性内部化。这为我们通过新的产权安排来消除审计报告产权的外部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由上述审计报告属性发展的历程可见,公共物品属性并非审计报告的“本来面目”。这为我们通过产权安排改变审计报告公共物品属性提供了可能性。
四、审计关系模式重构:从产权安排的角度
(一)来自“科斯的灯塔”的启发
在科斯之前,传统学家普遍以为作为公共物品的灯塔必须由政府提供,由于私营灯塔是无从收费或无利可图的。科斯在1974年发表的《经济学上的灯塔》中第一个以事实为根据反驳了这一观点。科斯发现,在1610—1675年间,在英国私人投资建造了至少10个灯塔。在当时的灯塔制度下,私人投资灯塔必须向政府申请许可证,获得向船只收费的授权。该申请还须由很多船主签名,表示愿意支付过路费,而过路费的多少则由船的大小及航程经过的灯塔数来定。固然到了1842年后,英国的灯塔又全收回公有,但这至少证实了灯塔私人生产是可能的。“科斯的灯塔”为在审计关系模式重构中审计报告产权安排和政府参与提供了启发。
1.审计报告的生产可由私人(CPA)提供,各使用者成立一个俱乐部式的机构并通过交纳一定信息使用费来获取进会资格;审计报告由CPA生产出来后其产权由CPA转让给俱乐部,并由俱乐部提供给需求方,从而改变审计报告的公共物品属性。在这一关系模式中,审计报告的初始产权回CPA所有,通过由俱乐部购买其产权,终极产权回需求方的形式促使CPA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并由此加强对CPA的监视,防止需求方因与产权交易的阔别而导致有效监视的缺失。 [2]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2.由于私人收费的客观限制,需要一定程度上的政府参与。主要表现在:由政府发起并组织俱乐部日常运转;进会费的收取经政府批准并借助政府帮助收取;同时,俱乐部日常运转的用度除可在进会费中支取外,政府也有义务提供,一方面政府是审计报告的需求方理应交纳一定的进会费,另一方面也可作为其履行政府职能的支出。
(二)审计关系模式的设计:审计基金模式
1.审计基金模式概述
审计基金模式下,审计基金是由各审计报告需求者组成的一个俱乐部,俱乐部成员包括:股东、债权人、政府、客户、供给商、潜伏投资者与治理层 [3]。审计报告由审计基金向CPA购买,而后直接交给已经交纳一定进会费的俱乐部成员使用。此时,审计报告产权是一种俱乐部产权,回俱乐部成员共同所有。
首先,对股东和潜伏投资者的收费可通过股票交易所采取每笔股票交易中根据交易金额向交易双方收取一定比例的审计用度。由于股票市场上成交金额大,且实行双向收费,因此可以保证审计收费的充足性。根据2005年沪深股市成交总额和上市公司审计市场收费总额,经过笔者测算(即便不考虑后面的收费来源)对股东的收费比例约为交易额的1‰ [4]。这个比例对股东和潜伏投资者来说应该不算沉重。其次,治理职员可以从他们的薪金报酬中按一定比例扣除作为俱乐部进会费。再次,政府可以在审计基金成立之初以及运行过程中以专款拨出的形式作为其进会费。最后,对于其他需求者采取的交费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在他们需要审计服务时向审计基金购买。
2.审计基金的组织结构及其运行
(1)审计基金的组织结构
对于审计基金的定位,考虑到其应该保持的独立性,宜将其界定为一个非盈利组织,由负责保障资本市场健康运转、维持投资者信心的证监会和负责对审计师行业进行治理、对审计领域较熟悉的中注协共同推选代表成立。审计基金内部可设立治理层负责基金的日常工作和执行审计委托、支付审计用度。针对不同行业的实际情况,审计基金内部组织结构可以进一步细化,按照行业在治理层下设立若干个部分,分别负责某一行业上市公司的审计委托中对事务所的资格审查并关注该行业的状况,为专家确定标底提供帮助。